专题美国留学

中美联合抗疫 北卡华人携手同行

编者按:新华社华盛顿的这篇文章《疫情蔓延带来的美国民众之“变”》,触发了我很多的感想。疫情发展到这个地步,闭关锁国没有意义,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相互甩锅更加于事无补,若毫无作为,只会让疫情愈演愈烈,祸国殃民。唯有联合抗疫,彻底控制住疫情,为研制出特效药或疫苗争取宝贵的时间,是全人类的明智选择。

美联储官员Neel Kashkari今天表示,美国可能面临18个月周而复始的停工停产。中国由于发现疫情比较早,以雷霆手段暂时控制了疫情的蔓延,但在我看来,这只是向胜利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中国目前缓过来了,能为全球抗疫提供宝贵的经验和适当的援助,尤其以中国强大、优质的产能,源源不断地输出医疗物资,做全球抗疫的坚实力量;而各国唯有与中国联起手来,互信、互助,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文中提及的人名,都是一些北卡华人学者圈耳熟能详的名字,是北卡华人的杰出代表。自今年疫情爆发以来,他们一直奔赴在最前线,为抗击疫情贡献各自的力量。先是支援武汉抗击疫情,他们献计献策,费心费力,捐钱捐物,涌现出很多的感人故事。

而现在,疫情在美国爆发了,他们又联合起来,组织公益讲座,邀请国内一线的专家医生传授抗疫经验、在线专家坐诊、举办健康讲座等,既呼吁大家重视疫情、保护自己,又为抗疫风险最宝贵的经验和科学指导。

实际上,北卡华人以及相关的朋友,也都以各自的方式在付出。北卡著名侨领卫高荣老先生带领华裔捐钱捐物,成功募集到大量的口罩及医疗物资,及时捐献到北卡各个需要的地方,收到来自北卡各界人士的认可和感谢。

UNC学生家长曲老师,联合家长朋友在国内募集到10万只医用口罩,像护送自己的孩子一样,想尽各种办法将口罩捐赠至北卡医疗系统和留学生手里。

我太太的一个微信群,有群友直接免费赠送口罩,还送货上门。我太太想着她75岁的英语老师还没有口罩,老师竟然说她自己缝制了口罩,但找不到橡皮筋,因此无法穿戴。于是,我和太太拿着群友赠送的口罩,转赠给这位老师,老师开心极了。这些点点滴滴,让参与者们结成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也奏响了中美民间交往、水乳交融的交响曲。

图 |北卡著名侨领卫高荣老先生带领华裔捐钱捐物,收到来自北卡各界人士的感谢

图 |热心群友将口罩送到我家门口,我和太太又把口罩转赠给英语老师

如下是新华社华盛顿新闻报道:

疫情蔓延带来的美国民众之“变”

新华社华盛顿4月12日电(记者许缘邓仙来胡友松)4月12日,复活节,代表着重生与希望。但眼下的美国,新冠疫情日益严峻,病亡率不断攀升。

快速蔓延的疫情不仅改变了美国民众和医护人员的生活,也改变了很多人的想法和观念。他们更加理解和接受中国的抗疫经验,更多美国人开始思考,疫情之下中美应如何开展合作。

图 |4月9日,在美国纽约,美军医护人员等待转运病人。(新华社/路透)

从“寄件人”到“收件人”

肯·马津斯基是美国人,他的妻子聂辉是美籍华人。年初,中国疫情暴发,聂辉所在的美国北卡罗来纳华人学者中美交流协会组织当地华人和美国友人为中国捐款捐物。马津斯基和聂辉积极奔走,寻找质量可靠且价格合适的货源。在他们的帮助下,该协会最终购买了12万只口罩寄回中国。

现如今,美国疫情日益严重,不少美国人发出“求救信号”。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病理系主任黄教悌教授听说美国医护人员缺少口罩,赶忙通过微信发布求助信息。短短两个星期,装载有近10万只口罩的大小包裹就从中国各地寄到美国。他的美国同事在收到口罩后惊呼“太好了!”。

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中美师生之间。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朱丽叶是一家中国在线英语教学平台的美国教师。当她听说中国学生缺少口罩后,自掏腰包购买了1800只分批寄到学生手中。她所在的教学平台也共收到来自美国教师捐助的3000多只口罩。

如今,这些美国教师从“寄件人”变成了“收件人”,开始陆续收到中国学生和家庭寄来的物资。教师珍妮弗在收到口罩后感动得流泪。她说,“这些口罩从中国来,是带着爱来到这里的”。

图 |4月11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警察佩戴“口罩”在街边检查车辆证件。(新华社/路透)

从“抗拒”口罩到“接受”

抗疫初期,美国民众对于戴口罩十分抗拒。在他们看来,佩戴口罩是生病的象征。部分美国人带着异样的眼光看待佩戴口罩的人,甚至有极端美国民众对佩戴口罩的人做出不文明举动。

不过,随着中国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加之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人数增加,美国民众慢慢接受了这一做法,戴口罩的人日渐增多。

美国杜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张斯琦向记者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她说,当她3月中旬去当地一家超市时,一名工作人员看到她戴着口罩后神色紧张。当她试图与这名工作人员交流时,“这人突然跳开了两米远”。这一举动让张斯琦又好笑又难过,“好像我一张口就喷出了病毒一样”。

不过,当她近日为当地警察局免费送去两箱在美华人捐赠的口罩时,美国人的态度有了不同。一名警察在收到礼物后十分感动。他说,“谢谢你们所做的一切!我会鼓励我的同事们戴上口罩,我们一起战胜病毒”。

图 |4月11日,在美国纽约,一名工人在哥伦比亚大学体育馆内参与临时医院改造工程。(新华社/路透)

从“不重视”到“学经验”

疫情暴发初期,美国政府、医护界和民间并未高度重视,对于中国分享给世界的抗疫经验也谈不上完全信任。随着疫情在美国多点暴发,美国医护人员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在临床上开始借鉴中国的研究成果,并期待得到更多来自中国的帮助与合作。

一位来自华盛顿州抗疫一线的医生告诉记者,部分新冠肺炎患者肺部深处有痰无法自主咳出。美国医护人员通常的做法是借助吸管将其吸出来,但这种方式很可能无法排除所有异物。通过交流,中国的医护人员告诉他们,可以在病人俯卧的状态下用手将痰拍出。美国医护人员随即就用到了临床实践。

目前,美国新冠肺炎病患出院标准主要有两次病毒测试阴性、三天内呼吸稳定且不发烧等。据这位医生介绍,该标准也正是借鉴了中国经验。

“一样的病毒,中国经历过了、有经验了而且疫情控制得不错,我们十分愿意学习并相互促进。”这位医生期待,疫情之下,中美医疗能够优势互补,加强交流与借鉴。

张伟用老师在美国做研究学者,研究课题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学业与职业发展。通过《美国西部新闻》开设“美国留学”专栏,向世界各地中文读者介绍美国大学情况。欢迎读者朋友们和我交流互动,我很乐意和大家交流美国留学相关疑难问题,帮助大家顺利实现理想的留学计划,也丰富我的研究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