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博士分享留学经验与职业规划,兼谈英国新冠疫情
陈天天是我的老朋友。初识天天的时候,她还是大学生,青春年少、积极上进,当时的梦想是做一位NGO(非营利性组织)领袖。现在我开始写公众号,想着再和天天聊一聊。她俨然已成长为一位NGO领袖,GlobalHealth50/50联合创始人,英国剑桥大学社会学博士候选人,研究的课题是中国冷冻卵子的政策分析。
天天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转学至美国名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申请硕士研究生时,由于其优异的学业成绩和独特的实习经历,先后在美国白宫实习、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实习,天天拿到美国和英国多所顶级名校录取,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乔治城大学,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等,并选择剑桥大学就读社会学硕士。
本文从天天的角度,讨论了英国的新冠疫情,她学业、专业和职业发展,以及英国留学、美国留学思考及经验。
访谈人:张伟用,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研究学者,南卫理公会大学硕士预科招生官。
关于新冠疫情
张伟用:现在全球人民都生活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之中,英国的全民免疫令人大跌眼镜,王子、首相、卫生部长先后感染新冠肺炎,真实情况如何?你有何评论?
陈天天:英国在2月初的时候统计共有9例新冠肺炎。可能因为数量少且是输入性病例,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快速检测、设置专线送确诊病人就医并且追踪与确诊病人有过接触的人,整个过程严谨而慎重。2月中旬的时候,这9个人就出院了。到了2月底,英国出现本土社区传播,接着魔幻的情节出现了。
英国政府的Sage 科学家顾问团队基于流感传播模型,预测了英国将会有60%的人口感染新冠肺炎,5万人死亡。考虑到60%感染人口对国内医疗资源的冲击,政府于是决定采取一种类似“群体免疫”的策略,比如不关学校、轻症不检测、居家隔离。
政府只是建议“弱势群体”比如老年人、孕妇在家隔离以降低死亡率。英国政府的政策受到了科学界广泛的质疑,议会甚至直接召开了一场针对科学家团队的质询大会并且对公众直播。
随后,政府的模型稍有修改,但是仍有很多矛盾之处。一方面,为了减少感染率,政府采取了更积极的社会疏远措施。另一方面,由于担心疫情会在12-18内卷土重来,政府并没有放弃“群体免疫”的思想。
比如,政府推广抗体检测而不是核酸检测,目的就是为了检测人们特别是医疗人员是否已产生抗体。有抗体的人才可以出去工作。
张伟用:大学是疫情的风暴眼,目前剑桥大学及所在城市情况如何?剑桥大学关闭学生宿舍了吗?中国留学生如何安置?
陈天天:剑桥超市目前物资挺充足的,当地的华人超市也有送货服务。而且政府还没宣布lock down 之前,民间已经在facebook 上成立了mutual aid 小组给老人和行动不便的人提供帮助。
剑桥大学3月20日的时候正式关闭学校了,在此之前,学院(剑桥分系和学院。对于硕士博士来说,系是上课的地方,学院是住宿生活的地方)已经发信要求有条件离开的同学尽快离开。
我们学院目前还有几十个留守学生,集中安置在一个宿舍楼,方便管理。由于目前还处于Easter 放假期间,系里面还没有出下学期的上课安排。
张伟用:你在英国留学多年,现在已经快博士毕业了。无论从年龄、还是见识,都称得上英国留学的“大姐大”。你有什么话,想和留学生朋友以及父母说说?
陈天天:在有条件的基础上,积极跳出“舒适圈”。留学经历让我突破对未知的恐惧,勇于尝试不同的机会,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
图 | 美国白宫实习项目合影
张伟用:你是GlobalHealth50/50 Co-founder,并任Key Researcher。能否和大家介绍这个机构,以及你的工作。从你们的研究动态来看,新冠疫情方面,你有什么核心信息愿意和大家分享吗?
陈天天:我们这个组织旨在推广全球公卫政策的性别主流化(gender mainstreaming)。我们每年会抽样200个公共卫生相关的国际性组织,衡量他们是否将性别视角,性别平等和健康公平作为工作的核心。
在疫情期间,我们有两个研究项目。
第一,研究各个国家对COVID-19的政策是否具备性别视角的分析与预防计划。
第二,汇编迄今为止各国政府的公开数据,并探索迄今为止,在确诊病例中,性别因素导致男性的重症率和死亡率都高于女性。
图 | GH5050 报告发布会
关于学业、专业和职业发展
张伟用:能去剑桥大学读硕士,是很多留学生朋友梦寐以求的。回顾你的硕士求学经历,你最大的收获和挑战分别是什么?
陈天天:剑桥社会学博士的申请要求是需要有社会学学位。所以一年的MPhill 其实是一种过渡。可以熟悉环境和课题,找好博士方向和导师。
MPhil时间很短,三个学期,每个学期八周。每周只有一两节课,但是课下需要自学、看书的时间很多。比如导师会在第一节课用及其精炼的语言概括完社会学三座大山韦伯、马克思和涂尔干的思想,然后给你一本几十页的reading list, 去完成一篇essay. 我觉得对于学生的时间规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还是要求挺高的。
张伟用:剑桥博士,这个就没多少人敢想了。你博士也快毕业,回过头来看。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一次,读博士,或者就业,或者别的,你会怎么选,为什么?
陈天天:还是会读博士的。博士四年是目前求学道路上节奏最慢的四年,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去静下心来研究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同时,因为博士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所以我体验不同的活动。
张伟用:谈谈你的硕士和博士专业?大概是学什么的,毕业去向如何?适合什么样的学生,录取要求是什么?
陈天天:我的硕士和博士的专业都是社会学。我博士的研究课题是中国目前冷冻卵子的政策和实践,主要探讨中国不允许单身女性冻卵的原因以及这一政策背后反映了哪些当代中国社会生育、女性、家庭等观念。
社会学是一门分析社会中人的行为,研究社会现象、探讨社会问题解决的可能性的学科。其实社会学的研究很广泛,经常与心理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毕业去向也很广,比如高校、研究机构、政府、非营利组织甚至企业。
就剑桥申请而言,科研背景很重要,比如是否发表过文章、有没有科研经验。而且剑桥申请要求提交research proposal,这就意味着在申请的时候需要对硕士或者博士的课题有一个大概的构想。
张伟用:你将来的职业规划师什么?
陈天天:继续在Global Health 50/50做研究吧。
关于英国留学和美国留学思考及经验
张伟用:你当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本科,学业也是出类拔萃的。还记得当时为啥选择转学美国读本科吗?谈谈初心,现在是否实现了当时的梦想?
陈天天:我希望本科能接受liberal arts education,不但可以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可以建立起更广阔、多元的思维体系。北大由于学分还有培养方案的限制,很多我想上的通选课没办法上。所以大一的时候就决定转学,这样我可以自己决定上什么课。在北大两年一共选了36门不同学科的课。
张伟用:还记得你本科转学的经验吗?分享一二。以及,美国本科阶段的重大收获和至今自豪的成就?
陈天天:因为美国很多学校大三开始会定专业,所以如果准备读大三,需要明确专业,并且查询该专业是不是有对应的必修课。如果有,最好在转学签可以修完这些课。陆转美会涉及到学分互相认证的问题,也需要提前和学校沟通。最直接的方式是看一下对方大学的选课系统以及课程描述。
JHU学术氛围很浓厚,特别鼓励学生做independent study, 学校资源也很足。大三的时候,我研究巴尔的摩黑人区的壁画变迁历史,每周往返黑人区做实地调查,还是挺佩服自己的勇气的。
张伟用:我记得你的硕士研究生申请结果还是非常豪华的,分别获得了哪些大学、专业的录取?有哪些申请经验和咱们分享?
陈天天:当时主申MPA/MPP。最后录取了U Chicago、Stanford、Columbia、Georgetown。感觉学校第一比较看重实习的质量,特别是政策或者公共服务相关的经历。比如Georgetown 和Chicago 当时都要求就某一政策进行分析,如果有类似的实战经历,会更容易一些。第二,科研经历可以展现学生的研究、分析能力,对于MPP的申请还是挺重要的。
张伟用老师在美国做研究学者,研究课题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学业与职业发展。通过《美国西部新闻》开设“美国留学”专栏,向世界各地中文读者介绍美国大学情况。欢迎读者朋友们和我交流互动,我很乐意和大家交流美国留学相关疑难问题,帮助大家顺利实现理想的留学计划,也丰富我的研究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