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

美国主流媒体评论:特朗普访华态度大变的幕后


纽约时报和美联社等美国主流媒体聚焦特朗普访华时的言论的影响。与此同时,叙利亚问题也是美国媒体关注的焦点。 特朗普在中国没有就贸易问题向中国发难(图源:Reuters)
 

下面是11月12日美媒网站与期刊的重点新闻内容概要:  华尔街日报在题为《普京的叙利亚游戏》的社评文章中称,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和美国国务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放弃了对俄罗斯和伊朗的优势。文章称,特朗普在越南宣布与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进行“解除冲突”的叙利亚交易。 这给俄罗斯和伊朗带来了地区优势。总体来说,特朗普和蒂勒森似乎正在运用解决冲突的外交手段来证明从后“伊斯兰国”(ISIS)时期的叙利亚撤退的合理性,但留在那一地区的美国库尔德和叙利亚盟友却并不清楚撤军是否合理。文章称,即使普京谎称了他对美国大选的干预,也改变不了普京在叙利亚赢得胜利的事实。

华盛顿邮报在题为《地铁现在就很需要一年五亿的美元》的社论文章中称,根据美国前共和党众议员,即美国前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政府的运输部部长胡德(Ray LaHood)的这一最近的对地铁的最权威和最详细的网络综合研究显示,对于美国的公共运输系统来说,尽管系统的管理、开支或劳动力等等这些方面都需要改进,但对于公共运输系统来说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是投资。胡德搜集的证明他的研究结论的证据都是十分有力的,他的结论也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文章称,美国地铁现在就非常需要一年五亿元的投资来变得更加完善。  评论 彭博社在题为《如何防止下一位韦恩斯坦的诞生》的评论文章中称,监管机构有权遏制滥用非公开协议,现在是好好使用非公开协议的时候了。自希尔(Anita Hill)听证会26年以来,工作场所的性骚扰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取得了重大进展。 大多数雇主认真对待性骚扰和族裔骚扰的指控,但韦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事件又引起了人们对性骚扰问题的重视。文章称,针对性骚扰的的非公开协议存在可以被滥用的可能。针对这一漏洞,监管机构必须站出来保护被害者。文章称,如果雇主不能保护他们的工人免受虐待,那么政府有义务为他们做这件事。

美国石英财经网记者拉迪(Akshat Rathi)11月11日在石英网发表题为《中国之行打破笔者对发展中国家的偏见》的报道称,不久前,笔者到中国进行两周的采访报道时,原本抱着某些先入为主的成见。笔者小时候在印度,成年后几乎都待在英国,自认为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生活非常清楚。从数据上来看,笔者也以为中国肯定更像印度。然而,笔者错了。在中国两个星期的经历,让笔者感觉跟以往去过的任何一个富饶国家没什么区别。笔者大大低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现代化的地铁、高铁甚至飞快的短途上海磁悬浮列车均能使用移动网络。在这里哪怕迷路,也是因为路牌没翻译,而非像印度,连路牌都没有。餐厅、商场和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有时看起来工作忙碌,但无一例外地彬彬有礼且办事效率极高。  关注 特朗普日前访问了中国,并谈到中美贸易问题。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网站13日称,中美领导人一致同意没有快速解决中美失衡的贸易关系的方法。

特朗普还承认这个长达数十年的问题主要是美国方面粗心且无能的贸易政策引起的,这个表态明显背离他早些时候的声明。 美联社也刊文称,参议员梅内德斯(Bob Menendez)说:“特朗普的言论让美国看起来很弱,就好像我们一时兴起向中国低头一样。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也称,特朗普此次访华期间并未就贸易问题对中国发难,语气和他之前竞选时的一些不友善言论大相径庭,似乎抱着想要看到特朗普大开嘴炮怒中国的傲慢心理。 纽约时报10日则刊文称,在中国正不断崛起的当下,特朗普在此次访华之旅中的表现不仅受人瞩目,暗示了美国政治中的转折点。文章称,特朗普所发出的信号似乎表明了美国和中国角色发生了变化:现在或许是美国需要中国的帮助,而不是中国需要美国的帮助。

文章来源: 多维 于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