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学者的前世今生
张伟用老师在美国做研究学者,研究课题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学业和职业发展,希望通过自媒体平台和留学生朋友们交流,搜集研究内容,丰富研究素材,特推出《美国留学生故事和经验系列》,欢迎留学生和家长朋友们供稿,张伟用老师将择优发布。
为感谢留学生和家长朋友们的支持,张伟用老师也会提供如下支持:美国留学和交流访问学者的申请经验和选校定位,选择优质留学中介和维权,出国考试培训机构和留学后服务,OPT,求职就业指导等。
本文由《和和访学》投稿,和和老师是我的好朋友,好邻居。和和老师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和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曾游走在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各类媒体,专注于出版10年有余。美国资深访问学者。说她资深,因为她是我见过的唯一访学5年的朋友,哈哈。2013年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然后转入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目前定居美国。对美国访问学者申请和中小学教育有深度洞察和实践,目前也支持熟人圈子申请访问学者,并提供孩子的美国教育咨询,想向和和老师请教切磋的朋友,我可以引荐。
根据美国国家教育机构Open Doors2018年底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有超过4万7千名来自陆港台三地的访问学者在美国校园中进行6个月至1年的进修,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访问学者占绝大多数。
那么,访问学者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访问学者的前世今生吧。
1961年肯尼迪总统在任时期,美国通过了相互教育和文化交换法案(Mutual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Exchange Act ),也被称为富布莱特法案(Fulbright–Hays Act of 1961)。
在这个法案之下,美国创建了J-1交换访问签证项目(J-1 Exchange Visitor Visa Program),目的是加强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促进教育、艺术和科学领域从业人员知识和技术的交流。
J-1签证是由美国政府颁发的一种非移民签证,主要是发给研究学者、教授和交流访问者,以促进文化交流,特别是在美国获得医学和商业方面的训练。所有的申请者必须符合邀请方的条件,满足英语语言要求,能获得邀请方的邀请函。
2019年,美国共发放了353,300张J-1签证,但这些签证并不都是发给访问学者的。我们通常所说的访问学者都由美国大学邀请,在J-1签证类别中属于研究学者(Research Scholar)。
实际上,除了大学之外,政府部门和私人机构也可以发邀请函给申请人,申请J-1签证。J-1签证类别除了研究学者之外,还有交换学生(Exchange Student),夏令营辅导(Camp Counselor),教师(Teacher),比如短期到美国中小学校教中文的老师,实习生(Trainee),政府访问人员(Government Visitor),专家(Specialist)等等。
2020年6月22日川普政府颁发限制持H签证/L签证/J签证外国人入境美国的禁令,一些自媒体看到J签证就想当然地认为是限制访问学者入境,立即大肆宣传,以讹传讹。实际上,所限制的J 签证类别中并不包含Research Scholar。
中国向美国派出首批访问学者是在1978年12月26日,中美建交以及邓小平访美前夕。据首批访美学者总领队、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柳百成回忆,当时他参加了清华大学的内部选拔和全国选拔,第一批50名访美学者是从全国800多名学者中挑选出来的。最后登机时是52名学者,包括两名获得美国大学奖学金的北京大学教授。
1979年1月1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开馆。1月28日,邓小平访美。期间框定了中美科技与教育交流的大方向,并且落实了向美国派遣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的计划。一年后,1025名中国学者、学生赴美留学进修。
1987年,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若干管理细则,对于公派留学人员的身份、留学年限、延期和经费待遇等作出了规定。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包括大学生、研究生、进修人员和访问学者,分为国家公派和单位公派。访问学者均为高校教师、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和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并且要经过层层选拔。
1996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成立,将选拔群体扩大到其他行业。从此访问学者开始分为高级和普通两类,高级访问学者均为学术型研究人才,普通访问学者则为其他人才,包括各个领域的职场人士。
事实上,美国大学的访学项目一直都是向职场人士开放的。
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媒体新闻学院的访学项目面向媒体和新闻领域的学术研究人员和职场人士,每年招收的访问学者基本上一半是大学老师,一半是新闻媒体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士。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招收的访问学者,如果是学术型的申请人必须要有博士学位,如果是职场人士,则必须是对中国有深入认识和了解的专业人士。
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访学项目对访问学者的要求是有博士学位,或者是某一教育领域的专家。
2000年以后,由于国家公派出国的名额有限并且竞争非常激烈,自费留学的人数迅速增加,同时开始出现自费访问学者。虽然多数还是高校教师或研究机构的人员,但职场人士申请访学的人数也开始增加,其中不乏一些大众关注的名人。
2004年,央视主持人王利芬赴耶鲁大学访学。2011年至今,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访学。2014年,央视主持人董卿赴南加州大学访学。2016年,《南方人物周刊》总编徐列赴普渡大学访学。
名人的示范效应是巨大的,如今申请出国访学的职场人士遍及各行各业。医生、护士、律师、企业家、企业管理人员、媒体从业人员、公关广告从业人员、影视表演从业人员、教育领域从业人员等等,都有申请成为访问学者的成功案例。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事业和家庭双重压力之下,很难有时间和精力申请出国留学。而申请访学难度相对较低,是事业最好的助推器。在访学期间可以接触到国外专业领域的先进经验,使工作思路和工作技能有新突破,回国后往往事业能更上一个台阶,甚至有可能实现成功转型。
申请访学还能同时兼顾家庭,访学期间可以携家人同行。妻子/丈夫可以申请工卡合法工作,孩子可以就读当地的公立学校。申请访学,不仅为自己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也为自己的孩子开阔了眼界,在幼小的年龄就有了丰富的、不同语言的教育文化体验。
目前,据保守估计,国内每年申请出国访学的人数在3万人左右,能够申请到公派访学的不足万人,其中约70%选择了自费留学。访学的费用和留学的费用相比,实在是很低,而访学的经历却是人生中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和美好的回忆。
2020年2月,新冠病毒疫情在美国爆发之后,美国大学基本都暂停了访问学者申请。2020年也是美国总统大选之年,大选之前对于高精尖领域中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的限制成为了竞选的筹码。即使疫情过去,大选尘埃落定,估计中国理工科的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想申请到美国访学难度也会更大了。
虽然中美关系恶化已难以避免,但是如果J-1交换访问签证项目仍然存在的话,至少人文社科领域的访问学者可以继续申请,甚至有可能成为职场人士申请访问学者的契机。
无论怎样,在政策还不明朗的时候,不妨为申请访学做一些准备。可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多做一些研究,多发表一些文章,多练练英语。乌云密布的时候,如果心里有盼望,就安静等候雨后的彩虹吧!
张伟用老师在美国做研究学者,研究课题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学业与职业发展。通过《美国西部新闻》开设“美国留学”专栏,向世界各地中文读者介绍美国大学情况。欢迎读者朋友们和我交流互动,我很乐意和大家交流美国留学相关疑难问题,帮助大家顺利实现理想的留学计划,也丰富我的研究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