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美国留学

国际局势对未来美国大学申请的影响与分析(完整版)

国际局势对美国大学申请的影响(音频)

燕晓哲老师是知名美国华人、社会学家、中国侨联海外委员、爱荷华州华人协会执行主席、美国无国界教育理事会主席,总统青年领袖计划执行委员会主席,毕业于爱荷华州立大学计算机和社会学双硕士,在美国政府、企业、协会和学校均有工作经验,对美国政治、教育、社会、文化、法律、留学生专业和职业发展等领域,都有深刻见解和广度参与。
本期的访谈人——张伟用老师

旅美学者,独立美国留学观察员,中国教育在线国际部驻北美特约编辑,护航计划首席美国留学规划师。
特别鸣谢:

本文由热心志愿者宋姬螢老师整理。宋姬螢,浙江宁波人,中文教师,曾任小学校长,目前在教育局任职。关注国际教育,资深留学顾问。视频、音频由热心的志愿者留学生家长淑曼姐友情支持、精心剪辑整理。

国际局势和国际关系分析

目前,国内的学生,想来的来不了;在美国的,也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美国大选,疫情肆虐,开学季……各种形势叠加,今天,我们又请到老朋友燕晓哲老师给大家分享他眼中的美国留学,本次活动由护航计划家长课堂发起。

张伟用:请问您是怎么看待当下国际局势和中美关系?

燕晓哲:现在的国际形势或者说中美关系,可以用“危机四伏”来描述,有“危”就有“机”,有多少危险,就有多少机会。

由于疫情的“危险”,政府、企业,学生和家长都很谨慎,停止了很多行动,由此也减少了竞争者。中美两国政府、民间的互动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勇气。未来几个月,尤其在11月3号之前还会有些动荡,但是不会像现在这样激烈。11月3号,大选结束之后,两党选举的政治需要降低,务实的态度在提高。中美双方会追求共同利益,而不像现在这样的政治喧嚣。

张伟用:您认为目前是政治喧嚣的状态,中美关系会有怎样影响和变化?尤其是对留学生产生什么影响?

燕晓哲:川普连任,会延续现在的政策,角度、强度、力度和突发性的事件会有调整。拜登当选,肯定和川普的做法大不一样。很多人认为川普和拜登的政策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一点我并不完全同意,因为只要认真比较一下刚结束的共和党和民主党大会。每个党的大会都是八个小时,分四天开完。从这两党对中国政策的诠释和每个演讲者的立场看,对中国的政策显然是不一样的。

图 |燕晓哲在2015年与参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川普会见

民主党大会只提了一次“中国”,共和党大会提了一百次也有了,从而可以看出两个党对中国的政策肯定是不同。有很多预判,我的观点是他俩任何一方都能赢,他们的选票会非常接近,这种非常接近的选票,不是说只是这一次,任何一次都会出现。

要是没有疫情,川普获胜的可能性比较大。但由于疫情,导致了经济大崩溃,对川普的支持度确实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拜登由此获得了更多大的支持。

现在的民调都是不可信的,不管川普是好,还是坏,他都打破了民调的准确度,从2016年开始民调是不准确的,最后的民调就是11月3号,那是真正的民调。现在大家都有一种看戏的感觉。

图 |燕晓哲及其带领的总统青年领袖计划学生在2012年与时任副总统乔·拜登会见

以前,很多学生说,政治跟自己切身利益没关系。现在,很多学生认为政治跟自己的切身利益密切相连。很多学生和家长对政治尤其是中美关系之间的政治关心、了解、判断的需求增加了。这次事件给大家带来了很多问题,也给大家打开了另外一扇窗,一扇门。新的窗户、新的门给大家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看世界的机会。

张伟用:中美关系形势下,对于意向留学家庭,您认为美国留学还会一项好的选择吗?

燕晓哲:以前,我曾经在不同的场合,也在张老师采访我的时候,表达过这样的观点:留学不管是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还有其他国家,数量在减少,质量在增加。

为什么?是因为很多人对世界的动荡产生了恐惧,不希望自己孩子在动荡之中成为牺牲品。另外,中国跟西方国家的整个科技、社会和发展显然有巨大的差别,比较了解的家长和学生,还是认为值得冒这个风险,或者这个风险可能没有像普通民众所认为的那么大。

比如,我们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去买菜、参加一个活动,都可能遭遇交通事故,所以说风险肯定是有的。当然,在家里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同时,很多学生和家长还是坚定原来的计划,尤其是现在在美国的。三天前,我跟美国的一个教授,谈起今年的招生。这是一个比较小的学院,申请的人数不是特别多。他说:去年,他们学院有700个国际学生申请。今年,预测估计不会到400,也就是说,他认为最多只有以往申请人数的一半。

申请人数减少了将近一半,但招生人数不能减少一半。因为很多的财政计划、预算都是和招生有密切相关。如果招生人数也减少一半,这个学校就垮了。所以他们一定要把招生的录取标准降下来。相对今年、明年甚至后年,申请美国高中、大学、研究生院,都是绝好的机会。

张伟用:您是从录取的角度来讲的,您刚才也提到如果学校放宽了录取的标准,留学的质量会不会有所下降了?

燕晓哲:您的担心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我不相信会大放水。可以这样说:以前,学校可以挑三拣四,现在选择减少了。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常青藤学校有个叫“等待名单”,后面就进不去了,那现在我估计等待名单内进去的可能性大。再有,由于学校招生的容量就这么多,即使有些学生确实符合了,学校也没法要。因为学校的教师、宿舍等的限制,不能录取更多的学生。以前,被拒的并不表明这个学生不够优秀,而是有太多同样优秀的学生。不能说大放水,放点小水吧,对质量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张伟用:您如何看待中美教育交流的前景?在中美贸易摩擦紧张的时候,教育交流会收缩吗?您对持观望态度的留美家庭有什么建议?

燕晓哲:观望是绝对的,为了避免风险。但是,时间不能太长,在观望期间,学生要提升以下几个能力:第一,英语能力;第二,计算机能力;第三,统计能力。这三大能力到美国,不管学任何学科,不管是高中、大学、研究生,都是需要这三种能力。

不仅仅是修一门课,最好做一些项目。我长期推崇学生要实习,高中生也可以。所谓实习,就是做事情。美国的大学生相对独立、成熟,能吃苦,各方面能力强。这个国家,孩子从14岁开始就可以打工,可以到商店里去上货,到餐馆做服务员……人际交往、吃苦耐劳、时间管理、项目管理等各种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再回答你前面一个问题:关于中美教育合作和交流以及困难。任何关系,发展到今天,都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川普政权的很多政策并不是特别新,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学习高科技,尤其是从中国军方到美国来学高科技的项目,以前也是有限制的,只不过以前没有这么公开,大规模地公开宣传。

7月6号,川普政权宣布在美国全部上网课的学生不能留在美国。这个还真就不是川普政府的行政权可以决定的。我于1991年来美国,当时的网络并不发达,从那时候就开始有这个政策。

全上网课,就达不到来美国留学的目的。学习美国文化,得跟美国人互相沟通、交流。全上网课,在中国就可以做到,没有必要在美国上网课。很多政策实际上很早就有的,现在出现的新政策并不多,只不过冷饭热炒,把很多既定的政策拿出来予以执行、强化、公开。

中美两国的教育交流会更多的规范化。规范化,双方都要对等,美国政府长期以来追求的,以前不对等,会追求更多的跟中国的合作方面的对等。

我相信中方朝野也会调整自己的做法,哪些方面增加跟美国的合作,哪些方面要有所小心。两个国家,就像两个邻居关系再好,那叫亲兄弟明算账,更何况不是亲生的,总有分有合。

我们现在是遇到了一个大变局,世界大动荡对于每个人是一个考验。我们要是龟缩在家里,很安全,但也丧失了很多机会。就如股票市场,大进大出,确实有风险。要是一有动荡就撤出,自然不会丢钱,那也赚不到钱。

现在,中美关系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冒险的机会。我建议大家:要是孩子比较胆小,家长也有过于担心的话,就保持持续不断的观望,我接到了很多各种问询。我在外面是比较冷静和比较长远,倒希望大家培养一个对任何事情、动荡和变局一个判断、选择和长远的观点。

张伟用:您是如何看待美国禁用微信的?为何要限制Tik Tok、微信这些应用?

燕晓哲;我先讲一下能不能禁?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法律问题,二是行政机构——白宫,美国政府最终执行法律的决心和力度。法律上是有争议的,有组织、个人正在联合起来,告联邦政府禁微信是违法。

就如7月6号,美国联邦宣布,外国学生在美国的不能全部上网课,否则不能在美国。当时一些新闻媒体说,美国这是在“遣返”、“驱逐”。我都觉得过于不客观,“离开”,也是法律规定。后来17个学校包括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都组织起来对以前的法律进行控告,还没有等法庭宣判,联邦政府就撤回这条决定。

这回跟上次有类似,被告是联邦政府,就有坚持或者不坚持这两种可能。禁止微信,得看具体的行政法令。政府禁止的是交易,并没有说不能用微信来进行正常的交流,“交流”和“交易”是有区别的。我认为联邦政府禁止在微信上进行金融交易,正常的通话是可以进行的。

为什么要禁微信和抖音?有几个原因:抖音和微信都是在中国政府行政法律规定之下运行的,所以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利于美方的内容,尤其在大选期间。亚利桑那州、图尔萨斯,在疫情出现之后,申称在川普第一次进行大规模的竞选集会时抢占座位,赞助之后不参加,故意造成选举困难。实际上抖音这个平台让一些人达到了一些政治上的目的,干扰了大选。

一个外国的媒体,在美国的政治运作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按照美国的相关法律,可能就会采取措施,这就是美国政府的观点。

当然,不全是政治因素,也有商业因素。中国政府要保护自己的企业,美国政府也会保护自己的企业。这就好比,双方都会对自己家里的孩子给与帮助,这是大家都可以理解的。

所以,我认为禁抖音、微信既有政治原因也有经济原因。

开学季对留学生的建议

张伟用:请您介绍下今年美国高校课程形式。对于在中国上课的留学生,课程质量能够等同美国本土课程吗?

燕晓哲:这个是大多数家长非常关心的,现在美国的学校两种教学方式:一种是百分之百的网上课程;另外一种线上线下课程相结合。这取决于州长对本州的公立学校的影响。比如,加利福尼亚州,显然是民主党的州,在两三个月之前就已经规定秋季学期甚至一整年到明年的夏天,全都是网课,这是加利福尼亚州公立系统的情况。其他,如爱荷华州,是共和党的州,跟川普的政策基本吻合。美国的总统对州长的影响有,但没有太大。在爱荷华,大多数学校都采取了线上线下共同的课程。

圣母大学,不是公立大学,所以不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就开了线下课程,结果开学第一个礼拜之内,就有一百多个阳性新冠病毒患者。在美国,对病例容忍度相比较中国要高。在中国,出现几个的就非常重视,在美国,这就是小菜一碟,觉得问题不大。美国人经风雨、见世面的能力确实很强,在圣母大学一百多病例出现之后,线下课又关闭了。对此,有很多家长说很安全,可以上课;而有的家长说太危险了,不能上课。

疾病对人类的损害程度,人们的认识不仅是共和党民主党有差异,就是一个家庭里面丈夫和妻子,父母和孩子都有巨大的区别。从中可以看出美国思想的分化和多元以及社会管控力。

对于网课的质量,我认为相比较线下课的质量要差,当然也取决于学生的具体情况。只有那些充分利用美国社会资源的学生会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有的学生在之前上线下的课程,跟老师、同学的互动几乎为零。我跟学生说:你参加学校俱乐部吗?你参加校外的各种协会吗?你参加老师的办公答疑时间吗?你跟美国同学一起出去吃饭吗?你去看电影的时候,有没有美国同学?99%的学生大概回答为零。

那也就说,即使是线下,这些学生运用美国资源的动力非常差。由此看来,线上课程跟不用美国资源的线下资源的情况很像。提高利用资源的能力,要有紧迫感,因为家长付了昂贵的学费。

重视美国远程教育的质量和资源,不是上完课就没事了。可以通过远程跟美国的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学习,即使不与课程相关。现在时兴网上开派对,就像现在我们这种研讨会在去年基本没有,大家都要到一个地方事先登记,要开着车赶过来,有很多的交通上的成本,场地的租赁,需要门票,现场要准备一些食品饮料。我觉得由于疫情产生了新的机会,就是给我们更大的考验,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大的锻炼机会。

张伟用:最近我们有留意到北卡教堂山开学后有100多名学生COVID-2019,开学季,您对返回美国开学或国内上在线课程的同学们有哪些建议?

燕晓哲:中国学生主动精神比较弱,主动地隔离和美国老师、学生的交流。以前是是自己主动隔离,现在是强制隔离。我知道太多的在美学生不会用美国的校内、外资源,宅男、宅女的现象特别严重。大多数学生隔离对美国资源的利用,降低了在美国生活的品质、乐趣、社会资源的获得,阻碍了学业的进步。在美国不参加各种活动,跟同学、老师的关系很少,结果在研究生的时候,想拿到一个推荐信都很难,老师对你不了解,老师是想帮你都帮不了。

你跟老师互相见面的时候,最多就问两个问题,老师不知道你,不知道你做什么,不知道你喜欢什么。你也不去找校内很多的实习课题,没有跟老师做很多的专业和非专业的沟通,优秀的学生能做到,但优秀学生实在太少。所以,提高学习质量,把网课做好。我倒觉得这次的事给大家一个心理考验、新的锻炼,一个大考,把远程技术能给大家提供的教学资源运用好。

课堂上,要非常积极地投入,不只是听课,课堂上可以问问题,课下与同学约好一起做个学习小组。很多中国学生的学习小组,都是几个中国同学在一起做作业,互相帮助一下,最后到中餐馆吃饭,完了晚上回家,对美国的资源用得非常少。现在,挑战一下,能不能在班级找几个美国同学组成学习小组,运用远程进行讨论,目前还在中国的学生,同样可以寻求很多帮助,跟美国的老师、同学更多地交流。

已经来到美国的学生,美国还是有很多社会活动,虽然比以前少多了,但也不是绝对不能去。在美国,有很多的公园、野地,你可以去锻炼、学习,两、三个朋友出去是可以的。我不主张全是中国同学,这中间有一个不会说中文就好了,搞一天的活动,到某一个旅游的地方,两、三个人,一辆车不超过四个人,人一多就容易出安全上的问题,一热闹,容易分心。两、三个同学,并且有一个人不会说中文,说一天的英文,对你的英语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我反复强调,在美国的发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英语好。

上周,我们请普渡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谈录取学生的标准。他说的第一条就是英语。我们很多学生的英语不够好,或者自以为好,其实,我觉得,不管你在中国,还是在美国,要充分利用机会,不断提高英语专业能力。

如果在中国,一上网课,又回到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状态,生活上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在父母代劳的情况下,就应该把时间花在需要提高的方面,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张伟用:疫情下,留学生如何合理安排学业、社交活动、实习打工等不同活动?

燕晓哲:中国学生和家长认为到美国就是学习好,我从来不认为把百分之百的精力放在课堂上。

这周末,我们邀请了一个高级主管,是爱荷华州立大学博士毕业,她叫王美艳。她反复跟我说,技术水平,一般大学毕业就够了,除非级别太低。之后,就看个人的综合性能力。所以,我建议家长们对下面几个综合性能力给予关注,采取行动:第一,英语是水平;第二,课题的参与。疫情之前,实习都需要到具体的公司具体的部门。疫情之来,有很多线上实习,无非就是给你个计算机项目、统计项目、一个媒体的项目,进行小组辅导,哪些方面可以改进?线上的实习非常多,我们长期以来,推动学生不管线上、线下都要做实习。

做实习有四大好处:一,增加能力。二,增加履历。三,提升人脉圈,实习的时候肯定不是一个人做,可能三、五个人一起做。一般来说,做实习的学生素质都不错,因为实习单位肯定有要求,做实习的学生主动精神好,这也是能力。四,提高生活品质,有了好的朋友圈,实习经历,能力的提高,就有成就感,从而提高了生活质量。生活质量不是说只是吃和穿,还有精神、成就。

学生在中国或者美国,都可以做线上的实习。家长的观念也在转变,五月份的时候,我做很多的访谈,跟大家谈到线上实习的时候,家长还认为效果不好。我说:现在没有选择,现在没有线下,即使有,也不一定能拿到。

线上实习,减少了很多成本,很多公司可以增加名额。线下实习,首先要办公室,办公室的多少要取决于公司的规模,受到很多人员等的限制。线上,就没有办公室的限制了。所以,我们不要追求完美,不要追求达到原来的标准,动荡年代,降低标准,还是可以学到很多的。

要准备考托福、GRE、SSAT、GMAT,考法学院、医学院。现在的中国学生主要集中在工学院、商学院,理学院,我建议大家可以考虑法学院、医学院等,这些中国学生比较少见的地方。这样,这些学校也会比较珍惜你,因为美国特别讲究多元化,法学院、医学院,中国学生特别少。

这一次疫情,通过网络沟通的渠道多起来,大家可以听到各种声音,中国那句老话叫“兼听则明”,你听很多人的讨论,了解很多观点、立场,就能有个综合的判断。如果你只听了一两个人,这两个人的背景,跟你差不多,他们俩的观点,你可能也一样。我不说我的观点是对和错,我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我了解到的,给大家进行分享,大家自己判断。

张伟用:留学生该如何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文化?

燕晓哲:这个问题是我最爱回答的。长期以来,很多中国人都说我们的孩子在美国受不受歧视?我说,我要反过来问一句话:你是否歧视美国?你来了美国之后,都不理美国主流社会,除了学业之外,没有任何感兴趣的东西。

美国有四大文化:第一,政治文化,主要是竞选文化。像拜登、川普,民主党、共和党,全国大会,在美国的政治生活,或者美国的公民生活中也有巨大的含量,但是我想问一下,我们在座的100多个留学生和家长,有几个学生,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参加过共和党或者民主党的大会吗?

第二,企业文化。在西雅图、芝加哥、休斯顿、纽约等大型城市,有很多的大型企业,企业有很多活动。学校里面有很多活动,学校认为这些活动对学生的成长是一个综合性的帮助。我们学生参加吗?现在说到由于不能到校园,那你在校园的时候,我也没见到效果好到哪去,因为你不用。

第三,媒体文化。好多大学教授反复强调:他招的学生要求每天有半小时看新闻和听新闻,新闻跟他的专业有啥关系?肯定没关系。这种要求就是因为这是个综合素质培养,长期的积累,我们哪个学生有这个习惯?一个礼拜,你没有半小时时间吧?媒体文化是非常有意思,可以增加素质,比如英语水平、演讲能力和沟通水平,我们对美国社会的综合了解可以成为你跟美国同学谈话的谈资。你对美国社会什么也不了解,不感兴趣,跟美国人共同的话题当然就少。这样,人家只跟你客客气气。你只讲你的中国,他只讲他的美国,没有共同点,所以中国那句老话特别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自己了解不够,对对方了解更少,那你怎么能融入呢?

第四,社会文化。体育、音乐、电影、美术,就是社会文化,还有宗教。我们学生有所涉猎,比如去看看球赛,去听听音乐会。在校园里面有太多这种学生优惠票,比如在美国一般是五十到一百甚至两百美元的,但学生最多就二十甚至十美元,有几个学生去过?

机会给你的时候,你不用。等你想起来要进入主流,现在机会没了,但是还是用一句中国的老话叫“亡羊补牢”。我们现在主张的就是我长期以来服务的这个组织叫做无国界教育,就是推动我们学生在美国实现四大留学目标。要达到这个四大目标很不容易,但是能达到一部分也可以啊。第一,完成学业,90%的学生能做到。第二,完成就业,这个可能只有10%的学生能做到,很多学生和家长说美国机会少,美国难,我说美国是难,但是机会并不少。

有时候不成功,就像是有的学生进了哈佛,有的学生进了清华,有的学生进了交大,那是不是所有学生出来的水平都一样呢?不一样,在交大、清华、哈佛的得到的东西就多,有的学生得到的就少。毕业之后效果就出现了距离,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亡羊补牢的话,那会恶性循环的。

所以,借此机会,我就是跟大家讲,每次机会都给我们新的挑战,也给教训,以前没有充分利用好机会,现在机会越来越少,更要把现存的机会利用好。

进入主流。你对美国主流文化的接纳。四大文化:政治文化、企业文化、媒体文化、社会文化,你要有所喜欢。我没有要求你对所有文化都是非常稀罕。现在有学生在各种基金会、组织、企业、媒体里做大大小小技术,要求不一的工作。有些学生对于实习项目对他们的利益和成长也是有顾虑的,会想:我要做这个活动,我能得到什么?我说:只有两种情况,不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第一种情况是学业压力很大,你要准备考试、作业,那你不要参加了,要全力以赴;第二是身体状态不允许你有更多的时间。除此之外都要来,因为除此之外,你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吗?

很多学生说:燕主席,我要参加你的活动,能捞到什么?我说:我不能保证你捞到什么,但是我敢保证你不来就什么也捞不到。所以,我建议大家要有更加开放、更加正面的态度,不要患得患失,总想着我参加这个项目,有什么样的风险呢?其实,风险和利益并存,要是有风险的话,如何掌控风险?参加任何一个项目,搞明白正面和负面的因素,做出决定。

我希望家长能让孩子有决定有决策的能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很多人就会出现问题,中国有一词叫“慌不择路”。一慌,就可能缺乏判断。所以我建议大家能通过护航计划的讲座,通过很多机构、平台的讲座,增加自己对美国的了解。家长对孩子最大的帮助,以前是给钱给物。现在,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最大的帮助,就是对美国的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帮助孩子做各种判断。

2021年美国大学申请的影响和预判

张伟用:您认为在疫情和美国限制中国留学生的双重背景下,2021年美国大学申请会呈现什么样的趋势?

燕晓哲:一般来说,申请人数的减少,美国大学要维持一定的招生数量,肯定会降低录取标准。第二,中国各种考试的难度在增加,美国大学对这个情况也非常了解的。而美国各个大学录取的要求并不是完全一致,有的大学里并不是完全要SAT,甚至有些大学你可以用其他成绩代替托福等考试。

美国的学校有自主权,各级教育部并没有权力管,由各个州的大学理事会管理,录取标准更是学校决定,所以美国大学各自为政的程度,跟中国绝对不一样。

有很多合法的应对办法,护航计划和我所服务的无国界教育都可以给学生提供各种具体咨询、辅导和帮助,可以跟护航计划的魏老师联系,或者就学生的具体困难作一个更小规模的集中讨论、交流和指导。

我认为,难度增加,可以提高大家的应对能力。难度增加,吓倒了很多竞争者。所以,可能对申请者来讲倒是个好事,更好的机会,进入更好的学校的机会可能性更大。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千万不要神化排名。美国一共有五千多所大学,中国学生只是知道50所。家长为孩子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知道有些学生上了所谓排名好的学校,学习非常艰难。还有一个,中国学生过多绝对不是个好事,说英文的机会就少了。所以,大家会面对很多的选择,可以多作比较、评判和权衡。

张伟用:秋季有些学生申请了Gap Year,是否影响2021年的申请名额?您对2021年大学申请者有哪些建议?

燕晓哲:一般来说,学生申请了间隔、延期,在一年之内年还是要做很多事情,就是刚才我所说的几个能力:第一,英语;第二,计算机和统计的能力;第三,社会能力,跟别人沟通的能力,跟学校保持密切的沟通,保持学籍。

很多学生由于这一年没有上课,可能签证也失效了。所以,你还是要了解学校,我知道在中国上网课就可以保持学籍,又可以保持签证,要不上网课的话,签证没有了,学籍可能保留,所以我不主张。

一定要做间隔、延期,因为在美国,疫情之前就几乎所有的学校、专业都有远程,家长和同学不要认为远程就是差。远程也有好处,可以节省时间,节约成本。平时,你在学校里跟同学也不互动,那这个机会也没啥减少。另外,在学校,你总要自己做饭,来回走到学校,都是时间成本,现在在家这些成本都没有了,时间就是金钱。

我一再声明,我的观点不一定准确、正确,大家评判。但是你我跟大家讲一个观点,很多的学生,并不知道美国的社会资源和就业最后的取向。99%的学生,本科毕业之后要考研,并且把读研究生非常窄化地理解成做事。

我建议可以考虑一下走向,是考博士?考硕士?还是就业?就业,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在校内有CPT,毕业之后有COP,这两个都是非常宝贵的校外工作许可,我们99%学生不用。中国学生把非常宝贵的东西抛弃掉了,GPA做好不容易,我建议大家花点心思做容易的事,把难做的事也要保持下去。

张伟用:您认为在这次疫情影响下,未来是否会出现新的上课形式?(混合教学、在中国上美国大学课程等),这给意向留学的学生带来了哪些机会和挑战?

燕晓哲:疫情以来,美国更加完善了远程教学的技术和项目。以后,美国更多的学校会在中国开设网上课程,留学还真就不一定需要要到美国来。但是,上学的目的不是说只是为了学位、学一门课程、学一种技能,而跟人的交往、了解美国社会、把握美国社会资源,都不是在中国上网课所能习得的。

我长期推动学生利用美国四大资源:第一,政府,我们哪个学生来到美国后,跟美国的政府,县、市、州、联邦政府有过一点点的沟通?参加过他们的活动?第二,企业,我们学生对企业资源的把握非常差。第三,非营利组织和专业协会,包括商会,计算机、统计、律师协会等,非专业公司如:国际文化组织等。第四,学校。我们学生都没有把这些资源的用好。

上网课,这四个资源的利用率就更低了。但是,我不认为中国学生上网课会损失特别大,因为即使是在美国,线下资源的利用率也很低,动力和努力都不够。

美国的学生,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去年大学毕业,二儿子去年上大学。我的二儿子现在是坚决要回到学校,我说:回到学校有风险,你可以考虑在家就上网课。我儿子说:这是我的大学生活,我要跟朋友们在一起,要跟同学在一起。上大学,更重要的还有跟人交往,增加大学生活的快乐和积累人脉,我反复强调这方面。

现在即使在中国,学生也可以增加对美国社会的了解。我特别希望护航计划和国内外组织提供更多的有意义的,真正能帮助留学生在提升专业和积累社会经验两个方面都有综合培养的努力,而不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课堂上、学习上。把放在课业上的百分之百的努力,拿出20%到30%做社会、英语、综合素质、人脉以及对社会的乐趣,这些都做好了,生活就很有乐趣,有利于心理健康。

上周,有家长提问普度大学教授:您这么主张社会活动,那怎么解决社会活动和学习的冲突?教授说:我从来不把两方面对立起来,我倒认为可以相互促进,是因为社会活动增加了很多说英语的机会。我的英语写作、演讲、社会活动,光是课堂那一点肯定不够。社会活动增加了很多人脉,有利心理健康,方便找工作的时候给推荐,中国学生在美国拿到推荐信的可能性很小,就是因为中国学生很少深入美国。

今天早上,有个南京的学生问我:在中国做实习,对我的重要性?我说:做实习肯定是增加能力、履历。他说:推荐信有多大用?我说:中国很多的实习是假的,尽管你的实习可能是真的,但是你被连带了。至于推荐信,在中国,很少有教授、推荐人自己写的,都是别人写好之后让他签个名,在美国也不是不明白。做任何项目,我觉得主要还是追求能力的提高,中国的推荐信到美国有多大用,这是有怀疑的,

听众提问:你说的那四大目标没听全,请您说一下。

燕晓哲:非常感谢我们的家长,能对我的一些具体的内容感兴趣,我也特别感谢张伟用老师。在过去几个月以来,这已经是第四次了。每次访谈,我都接受了很多新的朋友,家长、同学,张伟用老师给我介绍的一些非常真挚和诚恳的朋友。

我的思想,都归纳为“四”点,方便大家记忆。我再重复一下,中国留学生到美国要争取达到四大目标:

一,完成学业,90%的学生能做到。

二,完成就业。在美国完成,很多中国家长和孩子说:我要回到中国去的,我不准备在美国就业。我想说的是:在美国就业,会增加难度,当然也会增加回国的含金量。家长不能跟孩子说:毕业回来就行了,你不需要在美国作就业准备就业的努力。要抓住难得的一次机会,刚才我说到本科毕业之后有三个走向,第一考博士,第二考硕士,第三就业是最难的。但是,你把目标定得高一点,你会更努力些,会更有动力。

你要跟你的孩子说,你得六十分就行,那你孩子估计只能得四十分。如果你跟孩子说:你可得考好,我们家就靠你了,你要是考不好的话,家里会非常的困难,要得九十分,那孩子最后得了个75的,那也说得过去了,标准目标要定得高。

三,要足够地融入主流。美国主流社会,我刚才说的四大文化,政治、企业、媒体和社会要有所了解、喜爱、投入,还能增加你的心理健康,增加在美国生活的情趣和人脉圈,跟美国人交往的资本,融入主流。

最后,1%的学生甚至0.1%进入高层。无国界教育常年以来在推动,希望我们的学生到质量好的项目上。比如,我们项目有巴菲特,大家都知道是世界级的投资专家,大师级的。巴菲特每年有三天的大会,我敢保证问一下我们的学生,在美国有四十三万中国学生,有三十六万大学生、研究生,有七万是高中生和初中生,有多少学生参加过巴菲特大会?巴菲特大会可不是专讲投资的,可以增加学生对美国社会的综合了解。对美国主流社会的资源了解得越多,对美国的乐趣,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以及人脉积累都有益。

面试,也不是说光问专业问题,也要了解一下性格等综合素质。进入高层,巴菲特大会这就是高层。还有一种高层的指标,就是杨安泽、拜登、川普、奥巴马那些政治人物。显然,参加他们的活动,你肯定是非常高层,没有比总统级别更高的。你去听听他的演讲,像前两周美国的两会,那些都是高层。你参加其中,做义工,做项目的小帮手,这都非常增加你的各种综合素质。

图 |2019年燕晓哲支持留学生第二代杨安泽竞选2020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

我们长期以来推动总统青年领袖计划,2003年开始推动学生在美国综合性的投入,增加中国学生喜欢参加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兴趣,不是说完全在课堂里、在校园里,总统青年领袖计划的具体招生方案和具体办法可以通过护航计划的杨老师来进行沟通,具体了解。希望家长行动起来,一定要给孩子更多的资源,让孩子和家长都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说束手无策。

听众提问:请问总统领袖计划是什么?想了解一下现在美国青年人的状况。

燕晓哲:问题可大可小。往大的说,青年状况。我有两个儿子,今年是一个19岁,一个23岁,一个是刚上大学,大学刚毕业。他俩不能代表全部,但基本上代表了美国青年人的一部分。

我再讲讲美国的四大阶层:第一,商界。创业做种各种商务的人员。第二,军界。美国最近的社会动荡,警察受到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民主党和共和党对警察的支持度显然不一样,共和党对军人和警察的支持比民主党要高。第三,农民。对美国共和党的支持也非常坚决。第四,专业人员。比如说做IT、做金融的,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共和党也有少数反水了。我的大儿子已经工作,做投资银行的,在商界支持川普。

支持民主党的人是下面几个方面:第一,学界、教授。第二,侨界。从外国来到美国的一些移民,由于肤色和社会处境上得到民主党的很多救助。民主党是非常有同情心的,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是非常好。

青年人,支持共和党的比例没有支持民主党的高,是因为美国有句话叫做:年轻的时候不支持民主党没有良心,年龄大的时候还支持民主党就没有头脑。讲美国现象,我完全同意这个观点。年轻的时候很有激情,多同情;岁数大的时候,更多的理智,有更多的经济观点平衡。青年人比例应该是民主党60%甚至70%,支持共和党的比例应该是30%、40%。我的二儿子刚进大学。

成年人就调过来,两个党在这次大选的支持率,我认为一个是41%、42%,另外是48%、49%,这样一个最终非常接近的选票,当天出不来结果。今年的选举会有很多新的现象,是一台大戏,大家可以坐山观虎斗。当然,观虎斗牵涉到我们孩子的利益了。

回到总统青年计划,2003年开始,我们组织学生线下参加美国各种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活动,走出校园、走出课堂。

中国学生走不出两个圈子:第一,校园的圈子;第二,中国人的圈子。校园和中国人的圈子肯定不是主流,我们以总统大选为主线,虽然美国总统大选四年一次,但实际上是三年的跨度,因为美国的总统大选是从中期选举开始,中期选举除了总统之外都选州长、市长和参议员,大选有总统也选州长、市长、参议员。今年的大选,2018年开始中期选举,2018、2019、2020三年,我们的学生们要把美国的生活活起来,要生龙活虎,要参加很多活动,有些活动是专业的,跟统计、计算机、会计、数学有关系,有些是没有关系,没有关系也很重要,也有助于提升人脉、心理健康和活力。

听众提问:燕老师,愿不愿意评论一下,有说美国人准备全民免疫?

燕晓哲:美国,我认为是一个非常多元的国家。我回到中国的时候,多次被各种机构、学校邀请做各种访谈,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上千的。我重申我的观点:美国是世界上最优秀,同时也是最恶劣的国家。

在美国,你可以找到世界上极其优秀的物质、精神,也可以找到非常为人不耻的社会垃圾。很多家长认为在美国不安全,我可以说在美国安全的地方比中国安全,不安全的地方比中国危险,就看你在什么地方。在美国,任何城市,黑人区,不是很好的区,你会感觉到非常危险。但只要你开车五分钟都不到,就到了很好的区。你大可以不去黑人区,这叫“井水不犯河水”。

美国唯一一个媒体是政府资助的,叫做美国之音,不对国内广播,只对国外广播。民间认为政府花纳税人的钱做了一个企业,不合适跟民间竞争。

美国国内的媒体全是非政府的,既然是非政府媒体就要完全凭自己的商业操作。需要更多的生存地位,一定要有流量、收视率。美国的媒体说穿的是唯恐天下不乱,假如说都是花好月圆,都是一片晴朗,没有任何的车祸、水灾等灾难,媒体报啥呢?媒体总得报一些耸人听闻的事件,让大家知道国家里很动荡,来吸引眼球。

不是说疫情期间美国有很多问题,疫情之前也有很多。但是,美国是把所有的问题都摆在桌面上。美国的媒体不仅是苍蝇叮有缝的蛋,就是没缝的蛋也能叮出缝来。美国的媒体揭露社会阴暗面的能力超强或者说过强。

当然,任何国家都有正面和负面,你不要以为听到的负面消息少,负面消息就不存在了,也还是存在的。在美国,所有的问题都摆在桌面上了,藏在桌子底下的东西比较少,不是没有,都摆在桌面上了,就这么多了。

我倒不认为美国是主张全民免疫的。有十个州是对总统大选起决定作用的:俄亥俄,佛罗里达,宾夕法尼亚,麦迪、威斯康辛州、明尼苏达、密西根,爱荷华……别的像加州、纽约、德州等,对大选没有任何改变。爱荷华州和其他摇摆州的共和党、民主党的个数几乎各半。

我非常有幸地在爱荷华呆了29年,我在中国待了29年,我现在正在努力完成第三个29年。我在爱荷华州的29年,接触了很多的政治人物。显然,有巨大差别的共和党和民主党就两个派别,坚定的共和党、坚定的民主党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

我问了共和党和民主党对疫情的态度。两党的态度显然是不一样,民主党的观点是对所有的人都要给予救助、保护;共和党的观点是追求社会公平,所谓公平,不是说大家都平等,而是说你努力多,应该得到多,努力少就应该得到少。共和党有一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意思。

疫情期间, 确实死了很多人。到底有多少是由于疫情产生的?有多少不是疫情产生的?最简单的数学计算就是,今年某个时期的死亡人数减去去年同一时期死亡的人数。

现在死亡人数17万,我听医院的一些朋友讲,有些夸大,是因为美国政府的补贴,就是报销,早些是报销百分之百,现在报销120%,医院还能挣20%。医院是有种这种动力,把一些还真不是由于新冠病毒死亡的人数也放进去了。

17万中有一部分不是由于新冠病毒品所致,或者说是由于并发症等。就算17万是真正的数据,我认为基本上是真实的,但别的国家,看上去有些国家比较少,那些国家是不是准确还很难说。

还有,美国人跟中国人的观念不一样,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好死不如赖活着”,安全最重要。美国有句话叫做“不自由,勿宁死”,他们觉得成天猫在家里,确实有生命,但是生命质量太差,宁肯冒风险。

三分之二恢复率,还有三分之一暂时没有恢复,并不说三分之一都死亡了,每次拜登和川普互相攻击的时候,美国的两大媒都有一个叫作“事实检查”,会把一些不准确的说出来。美国的死亡人数在世界上应该是低,平均死亡的人群并不是最高的,前十名,肯定不是前五名。对于媒体的报道,我还是反复说的那句话:兼听则明。要听很多消息,尤其是这些消息的来源,从不同的渠道、国家、党派。我跟所有学员讲,两大媒体都要看,看完之后,你中间加起来除以二。

张伟用:在目前的疫情下,孩子还能参加哪些志愿者活动?

燕晓哲:这个答案是非常明确的,新冠疫情产生了巨大的危机,但是也产生巨大的机会。以前很多的事情或者百分之百都是在线下,具体的学校、公司、政府。现在,学生可以100%或者90%做线上的。比如:

第一,我们有在政府组织的教育基金会。美国有四大实习的渠道:第一政府;第二企业;第三非盈利组织和和专业协会;第四,学校。我们无国界教育组织跟护航计划有很多的合作,我们希望家长们能通过今天晚上的讨论更加对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准备。光看不行,你得做。

第二,我们网上的各种实习,有政治类、媒体类、统计、计算机类、也有机械类、工厂类,学生的各种需求基本上能保证。

有些家长认为现在回美国比较艰难,其实回美国有很多办法都是合法的,很多家长不太了解,我们可以通过护航计划的杨老师跟我联络,我们也可以做小规模的讨论。

张伟用:谢谢燕老师的热情,还有更多的独家秘籍。

观众提问:美国ACT考试不断取消,如果没有理想的学习成绩,或根本没来得及考出来,会对大学申请有什么影响?

燕晓哲:这个问题,我认为既是好事也是坏事,美国大学也知道SAT考试比较困难,你没有,别人也可能没有,当然也有的人考得比较早。你可以在申请的时候去解释,再说美国大学也并不全要SAT。

美国的大学五千三百多所,你总能找出五百多所,够你用的了。实在不行,给你找出三、五十所,你的各种选择还是足够的。美国大学大多数都是百年以上的,一般来说质量都是非常好。美国的州立大学最起码有一、两百所,大多数的州立大学都有诺贝尔获得者。

我给大家举几个数据,像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在中国呢,大家觉得名校排名五十名左右,大家知道诺贝尔有多少获得者?有19名,19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有明尼苏达大学,好像就没有威斯康星大学那么好了,六、七十名的学校,有26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资源实在太丰富,科技发展、教育水平的成熟是大家很难理解。这么多年的积累,美国的大学,没有今天拆了,明天合并的事情,麻省理工学院,这么好的学校,人家不改名,不改叫麻省理工大学。

美国总得来,刚才还在讲最优秀的和最恶劣的,你当然用不着追求最恶劣,追求最优秀的就足够了。

刚才家长说的SAT没有怎么办?还是有可能找到那些不要求SAT的学校。

张伟用:第一次听说网上实习,想进一步请教,可以跟燕老师直接联系,也可以联系护航的老师,然后再来联络燕老师。

听众提问:我家少爷非常想申请教堂山,今年申请会有其他方面的要求吗?因为SAT没有机会了,三次香港考试几乎都没有什么可能了,燕老师你愿意再给一些建议吗?其实我看跟前面问题也差不多。

燕晓哲:我有点班门弄斧了。因为,张老师溜达溜达就到教堂山分校去了,明天他专门为你到学校给你做打听都可以哈。

教堂山分校显然是美国非常优秀的学校,美国这种优秀的学校太多,最起码有二、三十所,甚至四、五十所这样级别的学校。我建议你不要说非得上这个学校或者是这类学校,美国很多学校排名两、三百名的也有非常好的。

同时,也要知道上好学校的代价有多大:第一,录取比较难;第二,进去之后生存比较难;第三,由于生存难,你对学校里的很多文化活动、人际关系的交流和心理健康都很困难。你的GPA也会低,万一成绩低的话,你申请研究生也难,找工作难。所以,我认为量力而行比较好,甚至我经常跟大家这么说:要是九十分的学生,你上一个八十分的学校,就像中国所说的: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我大儿子在美国四年,毕业的时候他跟我说在大学里我取得了四个成就:第一,是GPA四点零,满分;第二,大学四年有四次实习;第三,非常强调,高中的时候给奥巴马竞选做过实习,拿到了华尔街投资银行的工作;第四,就是他大学四年,没有念够。我说,四个成就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大学四年没念够。

我们哪个学生在美国的大学里面说大学生活太有意思了,没念够?有哪个学生能做到这点?我的大儿子可没有念什么教堂山分校、麦迪逊、华盛顿、哈佛、耶鲁级别的,他念的就是爱荷华州立大学。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在排名百名开外了,但是也有诺贝尔获得者。家长对美国学校了解要多一些,前两天我记得有一个学生家长跟我说:我的朋友的孩子被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录取了,痛苦啊,没脸见人了,我说那已经是非常好的学校了,美国五千多所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排名到六十多名,就算我们相信排名吧,诺贝尔获得者最少,最少也有10名,这么好的学校你都进来了,你还说不好,真是瞎了眼。

我认为我们一定不能瞎眼,我们是人眼,你要把美国的事情,了解好把握好,不要挑花眼。

张伟用:因为是提到教堂山,我说几句,我现在教堂山做访问学者。SAT的问题其实真的没有必要担心,因为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校SAT这一项考试成绩要求肯定都是取消了。还能考,考出好成绩,可能是个加分项。没有的话,大概率可能没什么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最重要的已经是燕老师前面提到的综合素质,或者说个人在某些方面独特的经历和成就,反而是在申请教堂山这种级别的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马上就要到九月份,如果要早申请ED的话,那十月份、十一月份要提交材料。我觉得接下来可能做不了太多的所谓背景提升方面,所以更多的还是把原有的申请材料处理好。我说是对于申请2021年入学的本科的同学,申请材料方面包括像燕老师今天提到的,我觉得信息量非常大,尽量地对目标学校多一些了解,做到合适的个人条件匹配下的申请计划是最现实的考虑吧。

听众提问:燕老师评价一下这个观点,我觉得留美学生最好还是不要跟美国两党政治有太多牵涉,对学生没有帮助甚至有负面影响。

燕晓哲:先就教堂山分校的录取作一点小的补充。我们每年都给哈佛和耶鲁大学送国际学,哈佛大学国际学生录取办公室助理主任是我多年的朋友,我经常性地跟他讨论哈佛大学要什么样的学生?他反复地坚定地跟我回答同一个观点:哈佛大学要不一样的学生。我说:讲一下不一样学生的定义。他说:学生要有别人没有的能力和经历。

我们申请教堂山也好,申请这个学校,申请那个学校,在学习成绩基本差不多的情况下,要专注自己有没有别人没有能力。在两周之前,我们请了一位哈佛的学生。这个学生是我们国际教育的学生,参加了总统青年领袖计划,在爱荷华州做过义工。不是说他参加了我们总统项目就进了哈佛,而是综合素质加在一起,临门一脚。或者说,就像父母给孩子吃营养药,今天吃维生素B,明天吃维生素C,哪个重要?我觉得都有帮助吧。综合营养,不能说哪个更重要。

我们让哈佛大学学生来讲他的哈佛经历,他的母亲你说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观点,我非常同意。她说:当你的成绩达到一定,不是说非得最好,哈佛大学就要找你能不能给校园里带来不同的经历、文化、影响和思想,甚至你做饭做得好都可能要你。因为别的学生没有做饭做得好,不要去比别人比你强的东西,要比自己能拿出来,有竞争性的。

比如,爬珠穆朗玛峰难度很大,你到了山脚没上去,那也比那些没有做努力的强。你作了去珠穆朗玛峰攀登的准备,最后由于体力、财力和精力和等原因没有上去,但是你肯定比别人要强出很多的能力和精力。你做了,没做成,也比那些根本就没有努力的要强。

我反复讲,你毕业、考试、作业,最后拿着证书了,对学校来讲帮助不大,我们学校特别希望学生能带来不同的思想、经历和文化。美国大学特别主张留学生不全是中国人,最好各个国家的学生都有,每个国家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文化思想,更加多样化。

那么,这个问题马上就可以连到下一个问题。有家长来说,中国学生不要牵涉两党政治。你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看你怎么牵涉?在美国,法律规定是这样:公民可以投票,可以捐款;绿卡不能投票,只能捐款;任何其他人都可以做义工,做义工就像观察者,那我们学生可以做义工,可以做观察者。

那我给大家讲两个例子我们有两个学生,一个是上海来的,一个是广东来的。他们都进了美国排名前九名的非常好的文理学院,很厉害了。这两个学生,在学业和专业上,不是很强。我们让这两个孩子到学校去争取面试,争取让学校了解。要是完全凭申请材料,申请材料里写不了太多,到了学校之后,把参加总统大选的照片、媒体报道,“啪”往桌上一拍,半桌子,学校就震蒙了!后来,学校的国际学生录取办公室主任还给我打个电话,说以前我们录取时候不太会电话通知,但今天我太兴奋了,我要电话通知,因为你,我们自己都没有想到你们送来的这两个学生我们都要,因为这两个学生给学校带来了不同的经历、思想。

回到你观点,说两党政治不要牵涉太多,第一,法律允许;第二,让孩子在美国主流文化的了解,那政治文化肯定是主流文化。任何事情都要遵守法律,但不是说一定不能做,要搞个平衡就可以了。

听众提问:美国的研究生文凭和英国的研究生文凭普遍来说,含金量哪个更高?

燕晓哲:这个那我不太敢答。我怕伤害了一些在英国留学的同学和家长。每次回国的时候,很多在企业工作,政府工作以及那些用人单位,我说当两个学生简历都差不多,能力和学习成绩以及学校档次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一个是英国的一个是美国的,那你要哪个?很多人都说:那还用问吗?大家都知道,来美国是比较难的,美国的竞争力是比较强的。

我有一个澳大利亚念完本科到美国来的。在澳大利亚,还是比较悠哉悠哉的,5点以后基本不需要摸书本了,那基本上就不需要做任何课业,轻松松松地,有非常好的休息。在美国,半夜十点,或者十一点睡觉就很早了。

我知道很多的学生都一、两点睡觉。在美国,是非常较劲的。美国囊括了将近一半的世界上的诺贝尔获得者,都是拼出来的。你要真想获得能力,文凭的含金量,来美国肯定是对的。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国,科技文化和教育方面没有任何的争议。

英国,硕士是一年,美国硕士是两年,那你说一年学到的多还是两年学到的多?在英国,签证、入学容易。英国的顶尖学校,如牛津,入学容易还是哈佛入学容易?很明显看出来。针对含金量的问题,不好直接回答,但是我刚才举的例子,能看出我的倾向。

听众提问:可以把邮箱留给我们吗?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想跟你请教。

燕晓哲:最好是通过位魏老师和严老师跟我联络,这样有比较好的安排。

听众提问:请问如何进一步了解燕老师说的总统大选计划,我估计还是问的是总统青年领袖计划项目吧。

燕晓哲:2003年,我们开始总统青年领袖计划,冬、夏、秋、春季四次。美国的高中、大学有秋假、春假的。春假是三月份,秋假是圣诞节、感恩节为主。一般每次是四天到二十天时间,我们让学生参加美国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专业协会和学校的活动。

在2018年、2019年疫情出现之前,我们都做了几场。有在爱荷华做的也有在洛杉矶、南加州、北加州、波士顿、华盛顿DC、芝加哥,还有纽约,都做过。不是只是让学生看,而是增加学生对这些机构的人脉建立,还可以在一些机构里做事情。

疫情产生之后,目前没有现场,我们就改成线上。也是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和专业协会四个方面,不是这四个方面都有,还是刚才说的几个内容,政治、媒体的,有统计、计算机、工厂的,还有法律的内容。在那里,不光是实习,还有培训。

我们的学生不太会包装自己,我经常跟所有的家长说:我们的学生把最难的事给做了,最容易的事给放弃了。最难的事,你的GPA;最容易的事不做,简历一塌糊涂,英语一塌糊涂,对美国社会的了解几乎为零。面试的时候,人家可不是百分之百问你技术问题,人家要看你跟别人的合作,有没有兴趣爱好。

有个学生从北京来的,历史和数学双专业的文理学院学生。我们把他送到了律师事务所,对她比较满意。他综合素质不错,又是文理学院的(文理学院是非常好的学校)。上文理学院的中国学生比较少,班额少,老师对学生的各种帮助和英语的环境好,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非常好。

我问那个律师:什么样简历能让你再多看一眼?或者说你不能很快扔掉?他说:我就看这个简历里有没有别的学生、别的申请者没有的经历?这个跟哈佛大学的录取要求是一样的。他说:假如大家的简历都差不多,我为什么要你呢?他就举了个例子:发现有学生参加过马拉松长跑,虽然没得到名次,但说明上最起码身体状态是好的,有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他说,你喜欢音乐,如果你真拿了钢琴奖或者参加了辩论比赛,这些都是别人没有的东西。

总统青年领袖计划培养学生对美国社会资源的兴趣、了解和把握,增加他们的投入到课堂之外的成就的积累和兴趣,而不是觉得我要找工作了,我得赶快做。这样,自己没动力,效果也不会很好。

美国的大学费用非常贵,孩子做了很多努力,要拿到更好的结果,也就是刚才我说的实现四大目标。

融入主流,你会感到非常有意思。现在孩子你动不动一放假就往家跑,这样,就没了在美国的实习时间,又回到了中国的文化状态。在美国的无非就是课堂、作业、考试,很多东西你都没有拿到。

有的学生家长问我:怎么回到美国?还是有好多合法、有效的办法,甚至你现在没有签证,都可以想办法拿到签证,这些都是可以做的,事在人为。

听众提问:申请2021年入学的学生除了疫情的不可控性外,签证方面要面对哪些问题?

燕晓哲:由于疫情,在中国的领事馆和大使馆面都没有开放,但是我还是有一些具体的办法。前两天,家长说他的孩子特别想来美国,今年已经录取了,由于疫情没法签证。我有一些办法,不能说太多,不能保证你成功,但是成功的性比较大。

第二,假如明年签证,还有没有问题?根据美国整体的报道,疫苗在年初应该能出来,疫苗不能解决百分之百的问题,但是大部分情况下,以后我估计美国领事馆、大使馆的各种业务的正常恢复应该问题不大。但是,负面的因素是学习美国高科技的博士生,硕士生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

到美国学航天、机器人,这种高端专业可能对美国造成竞争,是有所保护的。一直有,现在比较公开地执行。有些办法可以避免问题的出现,今天这么多人的场合下就不好多谈了。

张伟用:燕老师不仅知识渊博,而且专治疑难杂症。

听众提问:请问中美关系对中国留学生申请专业带来影响?比如说某些专业限制中国学生申请?

燕晓哲:这个问题刚才我提到了一点,我没有展开,再讲讲吧。本科,基本没有问题。博士和硕士,美国的敏感专业,上世纪90年代,敏感专业多了,连环保都是敏感的。

进入美国之前,中国的很多中介机构做得很好,但是他们没有继续把学生在美国之后的成长做起来。我们无国界教育更关注在美国之后的成长,我希望在这方面跟护航计划,跟张老师推动在美国留学生的六个方面的成长:第一,学业跟进;第二,求职;第三,法律保护;第四,融入;第五,心理健康;第六社会资源积累。让我们学生在美国真正获得成功。

回到问题,读博士,比如学机器人、航天航空、人工智能,签证有些难度,那么多年还是有些办法,也还是有一些规律,事在人为。在公开的场合,不太好讲,以后在小规模范围之内,还是有些可以做到的,保护你的权利,争取你的利益,符合美国的法律。

听众提问:由于网络媒体的影响,将疫情甩锅给人家,美国人人仇华情绪,在美的华人是否会有更多不安全因素?

燕晓哲:这个问题是不是由于媒体的原因产生仇华情绪,那肯定是经典问题了。我跟家长、学生和朋友,商界、教育界的交流的时候都有这种观点,川普经常用“中国病毒”、“武汉病毒”来说事,他很愤怒。这个愤怒咱不说他有没有道理,就从他的思路来给大家做分析,

本来,川普这次竞选总统是没有任何问题,经济成绩非常好,不管川普人品怎样,那他的经济成就非常好,高歌猛进了。由于疫情导致了美国的经济大衰退,失业率非常高,当然,美国的政府也是极力地挽救经济,包括在美的留学生只要去年交了税,不管你交多少,哪怕是一分钱,都能拿到一千两百美元。这个数量总额是非常巨大的,即使是120美元,到沃尔玛都能买一大车的东西,美国物价还是非常便宜的。

由于他的说法,确实带动了一些人对中国的仇恨和对在美国的华人的恶感。我总是说美国是世界上最优秀也是最恶劣的国家,他带动的是一些素质和判断力弱的人,大多数人是不会被他的观点所影响。川普说的很多话其实大家也都知道,不着边际。川普有很多的优点,也有很多缺点,我见过川普很多次了,我在爱荷华确实有很多的便利。跟很多的总统有接触,曾经被奥巴马邀请到白宫参加过三次活动。在我来美国20年的时候,得到了奥巴马总统的祝贺信。美国驻华大使在我来美国二十年的时候把我放到历史博物馆,爱荷华州历史博物馆、爱荷华州的名人墙,我对爱荷华的社区有一些贡献。

图 |2007年竞选总统的伊利诺伊州联邦民主党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会见燕晓哲及其带领的总统青年领袖计划学生

对在美华人的歧视,我认为并不明显。举个例子:在中国很多的农民工到北京、上海打工,那也受到了一些歧视,不可能大家都对农民工特别好。那种歧视说穿了是一种社会上的普遍现象。在美国,对黑人有没有歧视?我说有。但不是说有多大的歧视,是不是黑人在美国就非常痛苦?华人在美国现在就非常危险?我觉得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严重,有一丁点,这一丁点平时也是存在的。

1991年,我来美国的时候,当时穷得一个月伙食费只有七美元,我拼命地去找项目去找吃的住的,敲遍了全校除了女厕所之外所有的门,之后我找到了两份奖学金来,那时的动力非常强,因为穷嘛。后来,等我赚到钱了,用两百美元买了第一辆车。那车该动的地方不动,不该动的地方猛动。

在没有车之前,我经常要在大街上走,在美国,在马路上步行的人非常少。距今二十多年了,我还记忆犹新,有人开着车在我身边经过,把车窗拉下来,甚至有的人坐在皮卡车里,跟我喊叫:“Go back to your country!”“回到你的国家去!”因为我的长相肯定是外国人,又是走路的,那肯定不是美国人,当时我听了之后很难受。

就如我是农民在上海打工,上海人开着车跟我说:滚回你的东北去!那你说农民工不也不高兴嘛!那上海就绝对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吗?在美国,那种歧视不光是说对黑人、华人,对种弱势群体、对不熟悉的人,我觉得是有的。但是,是不是别的国家就没有呢?我觉得其实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只不过在美国,把社会歧视的现象揭露得比较深刻,报道得比较全面。总是有一些人要把美国不管有缝没缝的蛋都要叮,让大家知道这个国家有很多的问题,需要随时改的。

我倒非常感谢美国的媒体,大刀阔斧地揭露黑暗,增加美国人民的觉醒意识,增加美国社会自我改进的能力。对华人的歧视,我跟在纽约、加州的很多朋友交流,他们也没有感觉到有巨大的危险。总之,第一,没那么严重;第二;也是社会正常现象。我们也需要培养坚强的心理,不是那么弱的玻璃心,增加抗击负面因素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等全面准备,不要动不动就说不行,还是有很多办法可以解决的。

听众提问:求燕老师的联系方式,单独咨询留学签证问题。

张伟用:听了几次燕主席的讲座,每次都很有收获,非常感谢。作为护航计划的学生家长们有特殊的便利,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求助于相关的老师,然后再与燕老师进一步的联系。护航计划给大家保驾护航提供更多的支持。谢谢燕老师尽情的分享,两个多小时激情澎湃,干货满满,有很多的宝贵经验和人生的哲理,使我们受益匪浅。

张伟用老师在美国做研究学者,研究课题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学业与职业发展。通过《美国西部新闻》开设“美国留学”专栏,向世界各地中文读者介绍美国大学情况。欢迎读者朋友们和我交流互动,我很乐意和大家交流美国留学相关疑难问题,帮助大家顺利实现理想的留学计划,也丰富我的研究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