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康奈尔大学YS学姐,约你一起点燃梦想

乘风破浪的YS学姐约你一起点燃梦想(音频)

随着2021申请季的到来,即将申请留学的学生开始做申请前的冲刺准备,很多学子对于外国申请的流程比较迷茫,希望能够向优秀的学长学姐请教申请经验。护航计划发起 “优秀学长学姐访谈系列篇”,邀请优秀学长学姐做公益访谈节目,他(她)们已成功拿到美/英国顶级名校录取的奖学金/资助(部分学生)或已在读,将分享他们的故事和成长经历,提供即将申请的学子正确的申请信息和宝贵的经验。

本期的受访嘉宾——YS学姐

毕业于美国费城私立学校泉边栗树山,现就读于康奈尔大学传媒专业。在未来的三年,打算着重学习Media Communication 和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今年(2020)秋季通过康奈尔的Study Away Program,将要前往北京清华大学学习半个学期,想在清华大学学习一些AI人工智能方面的introductory classes。喜欢唱歌,编曲写词,偶尔灵感迸发会写诗。目前掌握三门语言(中、英、日),日语还在持续学习中。未来的目标是学会跳舞和吉他!
本期的访谈人——张伟用老师

旅美学者,独立美国留学观察员,中国教育在线国际部驻北美特约编辑。

本期的特约评论员——Yolo老师

智博铭扬教育创始人兼CEO,原内某知名机构元老级托福名师、知名高端留学规划师。她教授的学生曾拿到斯坦福、芝加哥、布朗等名校的录取通知。

本次访谈由中国儿童基金会——护航计划发起,智博铭扬教育做内容支持。内容根据YS学姐的直播分享整理而成,希望能够帮助各位同学和家长更合理地规划申请,掌握申请中的主动权,获得更大的申请优势。

阅读全文大致需要20分钟。

鸣谢:深谙美名校录取的智博铭扬教育整理。张伟用:大家晚上好,很高兴今天能邀请到康奈尔大学传媒专业的YS学姐来接受我们的访谈。那么首先请YS学姐跟今天的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自己。

YS:Hello大家好,很高兴今天受邀参与此次访谈,我是YS学姐。我毕业于美国费城的私立高中——泉边栗树山,去年ED1进入了康奈尔大学,目前是传媒专业大二的学生。去年还申请了波士顿学院、佛罗里达大学、UCLA、UCB、USC,但是ED1结果出来之后,我就撤销了其他学校的申请,所以只有ED1康奈尔的offer和EA波士顿学院的offer。我是以环境科学这个专业去申请的,读了一学期之后,我转到了传媒专业,具体后面会讲到相关的内容。

张伟用:能否介绍一下你申请时标化的情况,以及你是如何准备的?

YS:我的GPA基本上都是A或者A+,相当于4.1-4.2。SAT我考了3次,第一次有失误,第二次打分比较严,成绩都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所以又考了第三次,1500分刚好压线。我还考了AP微积分、化学和艺术史,两个5分和一个4分。托福申请的时候是114分。其他的我就没有考了。

张伟用:可以谈一下你的课外活动吗?据我了解,你在高中做了很多实践活动,去斐济造船,开办了自己的社会企业,为哥斯达黎加的咖啡农场解决经营问题,为惠东海龟保护基地捐款,并提供善款的使用方案,还跟宾大联合举办了一场慈善晚宴。能否分享一下你是如何找到这些活动,并且做出你自己的贡献的?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体验,对你的能力有怎样的提升?

YS:我高中的活动可以说是以“T”字形去发展的。9年级和10年级上学期,是横向地找活动,整体会比较分散,互相是没有关联的,单纯地根据我的兴趣爱好去找,或者是机缘巧合知道有一个机会,我也刚好感兴趣,那我就会去参加。

我是在9年级和10年级上学期做的斐济造船和哥斯达黎加保护海龟这两个活动,这两个活动没有什么关联,只是机缘巧合知道有它们就去了,回来之后就发现我对环保这方面其实很感兴趣。那个时候我在想,我只是做完了这两个比较local和局部性的环境保护活动,但是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化的内容,所以我就想做更多的事情。

我通过这两个在九年级做的活动,在横向上先找到了大概感兴趣的方向,之后我就开始深挖,考虑我该怎么把它做大,这样做完之后会更有成就感,也更有用一些。所以我就做了我的纯公益性的社会企业。

社会企业建成之后,我首先找到了两个我想合作和帮助的机构——中国惠东海龟保护基地和哥斯达黎加的咖啡农场,一个是中国目前唯一一个比较正规的海龟保护基地,另一个是不用任何杀虫剂的纯绿色有机农场。因为他们都是这种公益、绿色的机构,所以资金都比较短缺,我们就想办个晚宴来募集一些资金,给予他们一些经济上的帮助,还有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为了扩大宣传,我找了我高中对面的宾大,不只是因为近水楼台,更想利用宾大在我们周边社区的影响力。之后我们把晚宴赚到的所有钱五五分,给了海龟保护基地和咖啡农场。这样除了斐济和哥斯达黎加,我们也对其他的地方做了一些贡献。上大学以后,我们也有持续做各种活动,之后有一些标志性的成就,我也会更新在我们的网站上。

张伟用:你觉得活动可以跟标化一起准备吗?还是应该先准备标化,再进行活动?

YS:我不建议明确地分谁先谁后,除非你对自己非常有信心,保证可以在9-10年级2年内,把所有的标化都考出来,包括SAT、托福、IB、AP、雅思等等。但是我前面也说了,活动其实是“T”字形,你要横向地找到自己的兴趣,并且以那一个点往下发展。所以说我不认为两年可以做到一定的深度,或者是有一定丰富的经历可以供你写文书。

再说标化其实是非常有波动性的,因为你不知道哪次考试会被取消之类的,所以我建议标化和活动可以一起进行。比如9-10年级把托福和1-2个AP考完,然后10-11年级把SAT和另外2个AP考完,这样让你不会很累又保质保量。在考试不是很累的情况下,还可以加进去一些活动,这样你的高中生活就会比较丰富多彩,也不会一直备考很枯燥,考完又要一直做活动还是很枯燥。两件事结合在一起做,我觉得是最好的一条路。

张伟用:你在高中阶段有如此多的亮点,相信在写申请文书的时候应该非常难取舍吧~你觉得写文书时应该如何取材?关于文书的写作,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YS:写文书的建议,先从最重要的时间上说。准备申请的时间说实话只有4年甚至更少,因为很多人在9年级的时候其实没有意识到说要找中介,或者是要着手开始准备申请了,大家都会觉得9年级高中才刚开始,要先适应高中生活。

其实你应该在适应的同时,要为申请大学做铺垫,无论文书、标化,还是活动,我都建议大家提早准备,这样的话就有试错的时间了。我的文书是从10年级就已经开始准备了,从刚开始只有一个大纲,到后来往里面填细节,又经过了很多遍的修改。所以说时间方面一定要提前,这样才能有充足的时间来润色自己的文书。

第二点是内容。很多人会习惯性地在文书里写自己如何优秀、获得了什么成就、很聪明之类的,可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在康奈尔这一年,发现好多比我优秀的人。所以我觉得文书里不能只是单纯的炫耀,而应该是说服学校录取你,写出你和学校的契合点在哪里,这也是最重要的。

就像我当时申康奈尔的时候,我从学校的官网上了解到,在我申请的前一年,佛罗里达发生了一场比较严重的灾难,那时候所有人都往外逃,只有康奈尔派了一支救援小队去帮助佛州的人,所以那个时候我就觉得康奈尔有一种不随波逐流、不怕牺牲自己、为社会作贡献的精神。

跟我办慈善晚宴一样,我并不是为了挣钱,我把所有的钱都直接给了对自然有意义的组织。不随波逐流,甚至是在一个大的趋势下、为了正确的方向逆流而上的这种精神,正是我和康奈尔的契合点,所以我在写文书的时候,也是着重强调了这一点。

第三,想要写出好文书,一定要看学校的官网。因为像康奈尔去佛罗里达救灾这件事没人会告诉你,所以官网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一定要把官网从头到尾非常仔细的看一遍。也许你发现了一个小的点,就成为了你写文书的亮点。这样也可以让招生官知道你真的很喜欢这所大学,这可能就是你会被大学录取的关键点。

我想说的最后一点是,文书一定要有故事性,千万不要很枯燥的只是罗列事件。就像您刚才也说过我的活动比较多,可能会有取舍的地方。但我觉得就是从横向上先发现我的兴趣点,然后再往下深挖,再后面顺理成章的有了我的社会企业和慈善晚宴等等,这其实是一个故事线。

我在挖掘自己的同时,也在持续的拓展我的活动,这是一个探寻自己的一个过程。所以说,与其枯燥地写在什么时候做了这件事情,在下一年又做了那件事情,不如写成这种比较吸引人的故事线,让看文书的人跟随你的文书一起去探索你。

张伟用:你的经验分享结合你的故事,听起来是非常的有趣~但是有些同学其实并不知道怎么样去了解学校的价值观取向是怎么样的,喜欢什么样的学生等等。你当时申请的时候是怎么确认和康奈尔的契合度的?有什么样的建议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学校在招生倾向这方面的信息?

YS:就像我刚才讲的,第一种途径是看官网。因为学校所有的新闻、做过的事情和活动都在官网上,所以你通过官网就大概能看出来这个学校的性格。有的学校可能喜欢为社会做贡献,有的学校可能喜欢科研多一点,或者是对实地考察之类的有兴趣。

就像我从官网上知道了康奈尔去佛罗里达救灾,还会有一些对自然和生物的保护,包括康奈尔还有一个非常严谨的垃圾分类。很多大学不会做垃圾分类,但是康奈尔会,包括它会有一些提示等等,都是在官网上对所有人开放的,只要去看都是可以看见的。

我就通过这些内容,发现康奈尔是一所对社会做贡献、有自发性环保意识、比较喜欢公益性的大学,虽然它是常青藤,但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其实是很接地气的,喜欢尽自己的所能为社会做贡献。

第二点就是像我今天跟大家在做分享一样,也就是说你要问过来人。问已经申请成功了的学长学姐,他们当初的文书是怎么写的,他们觉得XXX学校是怎样的学校。这样可能会比你看官网更生动、更方便,也更容易理解,他们也不会吝啬跟你分享的。

以上2种,是我觉得目前最方便的两种、你自己完全可以办得到的、不太需要很复杂的人际关系就能了解一个学校的方式。你知道学校是什么样的以后,你可以用心去感觉你是否喜欢这个学校,想象一下在这个学校是否会开心,是否可以在这个大学里拓展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长处。

张伟用:你在推荐信的准备上有什么可以分享的吗?

YS:首先,你找的推荐人一定要和自己要申请的专业对口。比如申请医学院的话,要找生物和化学老师;要申请文科,就找写作或者历史老师。最好不要申请数学专业找历史老师,只是因为历史老师跟你关系好。虽说关系好也许会写出一些比较生动的、吸引人的推荐信,但是毕竟专业不对口,参考的价值不会特别高。

在专业对口的情况下,肯定要找到跟你关系好、发生过一些有趣的互动的老师。这样的话才会写出生动形象的推荐信,而不是说非常形式化的“这个学生非常好,特别聪明,非常勤勤恳恳,学习认真”这种,这种是所有老师都可以写出来的、非常公式化的推荐信,不需要了解你就能写出来,这样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一个老师要足够了解你,才可以写出足够吸引招生官或者大学的推荐信。

第三还是时间。我在时间这方面应该会多说一点,因为我也是过来人。当时我申请的时候,时间安排得稍微有一点失误,11年级下半学期才把SAT考出来,其实是有点危险的。所以请大家一定要提前准备,从9年级就开始着手准备各种事情。推荐信也是一样的,一定要在10-11年级左右开始准备。

你一定要提前跟老师说清楚:“老师,我12年级想请您给我写封推荐信,行吗?”这样就很礼貌地先让老师知道,老师也好有时间准备,内容也会更好。还有一点是,到了12年级大家都会找老师写推荐信,那样的话老师可能要写十几甚至二十几封,时间紧任务重,这样出来的推荐信的质量可能不会很高。

所以建议大家在没有人找老师写的时候就先跟老师说,这样老师可能只需要写你一个人的推荐信,那他就可以认真地思考,慢慢地写,写出一封很好的推荐信。所以时间方面,出于礼貌和质量上的考虑,还是要提前一点。

张伟用:那你当时的推荐信是怎么安排的?有没有找牛人来写推荐信?

YS:因为我知道大部分人都会在12年级上半学期找老师写推荐信,所以我在10年级的时候就决定一定要在11年级、趁大家还没有行动的时候先找老师。当时我想申请环境科学专业,所以我在11年级下半学期找了我的化学老师,12年级上半学期又找了生物老师,等于我在找老师写推荐信的浪潮来临之前,就已经先跟老师打好招呼了,两位老师也答应我了,我心里就有底了。等到学校允许我们找老师写推荐信的时候,我第一时刻冲到老师办公室说:“老师,咱们可以开始了!”就这样,我成为了前几个拿到推荐信的人。

关于牛推,其实我没有特意去找。我的生物和化学老师都是宾大毕业的,但我也不是因为他们的背景才找的,我单纯是因为关系好,经常和他们聊天,才找他们的。最后出来的推荐信虽然我没有读过,但是我还是相信他们的。另外就是我在哥伦比亚大学上过夏校,当时参与了化学的项目,当时也跟教授说能不能帮我写推荐信,教授人很好也答应了。

但是我后来想了想,这毕竟只是一个时长三周的项目,还不足以让一个人对我熟悉到可以写出打动招生官的推荐信,所以我就看了一下,最后没把它交上去。虽然这是哥大教授的推荐信,但是在我自己这方面是不过关的,写得非常平淡,不会让人觉得看完之后可以知道这个学生是什么样的,还是我之前说的那种套公式的感觉。

张伟用:好的,我们再来聊一些大家更关注的问题。你在选校的时候都考虑哪些方面呢?

YS:选校的话,我觉得首先考虑的是名次。因为中国的家长,包括中国学生都会比较关注名次,所以首先是要看学校整体的排名。可以去U.S. News等类似的排行榜看一下名次,确定一下你的预期,大概是TOP10,TOP20或者30,还是TOP50之类的,找到一个想申的大范围。定了大范围之后,再找想申请的专业。因为有的大学可能综排不是特别高,但是它某一个专业排名会非常高,例如像南加大今年综排22,但是电影相关的专业全美第一。所以要在综排和专排方面有个衡量,最后平衡两个排名来选择学校。

第二点就是学校氛围。有的学校是学习氛围特别浓重的大学,也有像UCLA这种学和玩五五分的比较欢脱的大学。所以说看你自己的兴趣,是否跟大学整体的氛围契合。

还有一点就是地理位置。像康奈尔是在山上,所以比较偏,吃喝玩乐的不太多,那喜欢安静、喜欢大自然的,申康奈尔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比较爱玩、爱吃,喜欢social,喜欢没事开车去哪玩一玩,那可以选择加州或佛罗里达这种地方,玩的可能比较多,环境气候方面也会比较好。像康奈尔的冬天是真的冷,所以我建议大家要多带几件厚衣服防止被冻。

所以除了名次,还要考虑大学的学习氛围、环境、地理位置,还有气候等方面,看看这些是否符合自己的心理预期。了解这些方面依旧要去非常重要的官网,或者可以去 Google或百度查一下地理位置,学习氛围还是要去官网看或者问一些过来人。总之,要自己多去搜一搜、看一看、问一问,然后你就会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了。

包括在校友面试的时候,不要太紧张。校友面试不是一个决定是否录取你的关键点,它只是会有一个非常随和的老爷爷、老奶奶或者中年大叔之类的,跟你来聊聊天,看你适不适合这个学校。这个时候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问题,要多问对方,他们肯定比谁都了解这个学校。所以一定要多问:你觉得学校是怎么样的,环境是怎么样的等等。

我当时面试的时候,因为是一个挺面善的老奶奶,所以我没有很害怕,反而狂问她问题。后来她给我打电话还说我是一个非常有好奇心的女孩,她挺欣赏我的这种好奇心的,然后说我的好奇心跟康奈尔还是比较契合的等等,就有一些我也没想到的比较 surprise点。所以说多问问面试官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可以知道这个大学是不是适合你的途径,也是一个提供信息的来源。

张伟用:好的,能否结合一下你的学习体验和见闻,再总结一下当年你获得康奈尔大学录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现在你觉得康奈尔大学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YS:就像我之前说的,我的标化不是非常非常突出的那种,我在康奈尔认识有1600的,包括像我一样1500的,甚至还有1460的,所以我个人认为康奈尔不是那种非常认成绩的大学,基本就是过了那条线就没必要担心说标化不够怎么办之类的。

我认为我被录取的第二个点,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的文书。我的文书写出了一个故事线,写出了我是如何从一个对自己完全不了解、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普通女孩,到我知道我自己为了什么而热爱着、奋斗着,然后在挖掘自己的过程中,随着我的心创建了这个社会企业,然后再跟我觉得可以合作的合作伙伴一起办了慈善晚宴,也资助了我想要资助的、我认为值得资助的环境保护组织。

所以说就是一个探索自我、发展自我,让自己变得强大,一点一点成长起来,做出了自己的事业,也算是小有成就,成为了对自己有所了解的女大学生。我把这条成长的路写到了文书里,同时也表达了我和学校的契合点,我们都是有勇气的,我们敢不随波逐流,我们敢做自己,坚持自己心里对的东西。所以我觉得是我在展现自己的同时,向康奈尔表达了我们为什么契合,这才成为打动康奈尔的一个点。

我觉得康奈尔大学比较喜欢那种愿意奉献自己力量的人,哪怕是一个人很渺小,但也愿意燃烧自己照亮整个社会,愿意尽自己的一己之力保护环境,哪怕只是迈出一小步,但也愿意带领别人,愿意尝试着去保护社会、提高人类的整体水平等等。所以有公益心、有勇气、有创新精神、有领袖气质,可以带领别人一起保护地球,为环境保护迈出一大步的这种人,才是康奈尔喜欢的学生。

张伟用:请跟我们分享一下你在康奈尔大学的生活~

YS:首先就是简单的衣食住行了,这点我就不多讲了,因为每个大学有不同的这种地方。但是我图片上打出来的这些地方,是要告诉大家,虽然很多人说康奈尔很村之类的,但是请大家放心,你还是可以吃饱穿暖的,也还是有购物的地方的。虽然选择比较有局限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大家可以放心。

张伟用:你前面也提到过,你进入康奈尔后从环境专业换到传媒专业了。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你当时的想法吗?在美国转专业容易吗?你为了转专业都做了哪些准备?

YS:我大一上半个学期都是以环境科学的专业来学习的,但是后来我发现环境科学这个专业主要是针对于科研方面,可能是大家要坐在实验室里开始讨论该怎么解决这个环境问题,要制定哪些政策,比较多的是制定政策、搞科研、做实验和实地考察。我当时是喜欢去外面多走走,跟当地人多交流,自己融入到这个环境里去体会问题的所在。

所以我在上一门环境科学的课的时候,学到说大众跟环境科学家之间是有一个很大的沟渠的,科学家说的那些专有名词大众很难懂,不懂就不会有任何兴趣去做进一步的了解,这就造成大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浅薄。大众对环境问题不了解,进而导致不感兴趣,也就不会去关注和行动。我认为如果想要保护环境,让生态环境有一个整体的提升,光靠科学家去做实验、制定政策,根本改变不了任何事情,团结才是力量。

所以我想做大众跟科学家之间沟通的渠道,我学过相关环境方面的背景知识,所以我有能力把科学家说的那些大家不懂的、特别枯燥的东西,转换成像纪录片、动画片、小文章、小故事之类的大众媒体上的内容,让大众每天都可以看到、听到、了解到,让他们感兴趣。

这就是我为什么在大一下学期决定转到传媒专业的原因。我想成为普通大众和环境科学家沟通的桥梁,提升大众的整体意识,让他们愿意去多了解,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环境问题,让他们知道可以力所能及做到的有哪些。

我在这里我也想澄清一下,很多家长会认为转专业就是失败了,是一开始的决策错了,你坚持不下去了,会有这种失败者的印象。但是不仅是我,很多人转专业真的只是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去完成同一个目标,所以这就是我当初转专业的理由和我在将来想完成的事情。

张伟用:跟你讨论一个专业和学校申请难度是事情,拿康奈尔大学来说,它是分很多学院的,不同学院的申请难度是不一样的。所以你认为选择不同的专业或是学院的决策,会影响你的申请结果吗?

YS:这个肯定会的。先来说一下不同录取难度的学院对于转学院的影响。我申请的环境科学专业是在康奈尔的农学院,比较幸运的是我转的传媒专业也是在农学院,所以转专业的手续还有中间的过程其实不复杂,我只是需要从环境科学的课转到上传媒的课,然后上够指定的四五个课之后我就可以转专业了,不涉及到不同的学院有不同录取难度的问题。

再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身边2个朋友的案例。其中一个朋友是录取的康奈尔工程学院,这是康奈尔最难进的一个学院,录取率大概只有3-4%,他想转到我所在农学院,等于是从难录取的学院转到相对比较好录取的,这样的话没有任何问题,可以随便转。另外一个朋友,他是想要从农学院转到工程学院,等于是从好录取的学院转到难录取的,他就先要跟工程学院的院长面试,讨论一下能不能转,转的话要满足什么要求,然后还要考试,再重新面试,还要再写一次文书。

所以不能说一定很简单或一定很难,还是要看个人的情况,从难到易简单,但是从简到难也不是不可能。无非就是要付出努力,多跟教授还有院长交流,提高自己的机会。包括写文书的时候,要认真写出来为什么要转到这个学院,而不是说为什么在以前的学院待不下去了,一定不要这么写,这么写成功的几率为0。你要写为什么要转到那个学院,对你有什么益处,你们契合的地方在哪。

再讲一下高中生申请康奈尔不同学院的难度。的确有区别,也许申请农学院就录了,但是申请工程学院就没录,每一个学院录取的难度都不一样的,没人可以肯定地说你申请哪个学院就会录取,哪个学院不会,因为时光也无法倒流,也没有机会再来一次。所以还是要看自己的兴趣爱好,包括你做的活动、标化等达不达到申请学院的标准。工程和建筑这两个是康奈尔最好、也是最难进的学院,所以申请这两个学院的同学还是要做好准备。

张伟用:请你就康奈尔大学的学术相关的内容来做一些介绍。

YS:首先说一下教授。从授课方式上来说,不仅是康奈尔的教授,每一个比较好的大学,教授的实力都是毋庸置疑的,每个人都是领域内的精英。但教授的专业能力好,不代表他/她一定是很好的老师。有的教授可能是自己在前面一直讲,学生在下面记笔记,这种就比较死板。可能你特别累地学了一节课,还没学到什么。

有的教授是自己很聪明,同时也非常会讲课,那么恭喜你,很幸运地找到了一位非常棒的教授。上这样教授的课,你的上课体验会非常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课堂氛围也会很好。教授们专业能力都很好,但是讲课的方式和教学体验上会有一些差异。

康奈尔有专门的一个叫“Read My Professor”的网站,你可以在上面搜索教授的名字,然后就会看到他的评分(虽然我个人认为这种随便打分的行为不太好,但是就会有康奈尔的学生自发地给教授打分),有A+、A、B等等。如果你比较担心自己的学业和学习体验的话,那就可以在上课之前去网站看一下教授的评分。

还有就是性格方面,有的教授特别善谈。像我去年有一门课,已经下课了,他还留我多讲了30分钟。像这种比较善谈的教授,你可以多跟他聊聊你的志向,也许他会有一些工作、实习的机会给到你。有的教授就特别古板,下课一句话都不说,就说句bye就走了。

所以教授的教学方式和性格都有不同,看你个人喜欢什么样的教授,也可以去问问学长学姐,或者是去网站上看一看。但是我个人认为教授只是一方面,你自己愿不愿意学是另一方面。我去年也有一门课的教授是不苟言谈的,上课有好多事情讲得不是特别清楚,所以我跟几个同学组成了一个学习小组,下课的时候会一起去学习。

再来说一下学制。美国大学跟中国大学一样,都是4年制,但是学期不一样。有的大学是Quarter制的,因为我不太了解,就不在这跟大家讲了,以免误导大家。有的大学是学期制,比如康奈尔,一年2个学期,分别是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除了正常的春秋学期以外,还会有夏校跟冬校,不管是不是康奈尔学生,只要感兴趣,都可以来。

夏校跟冬校可以修学分,要是多修一点的话,可能会提前毕业。我认识一个学长读了两年的冬校,就提前一年毕业了,相当于大学只读了三年。所以个人的规划还是要自己确定一下。

关于学业压力,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康奈尔俗称是常青藤里最好进却最难毕业的大学。也就是相对于其他常青藤学校来说,康奈尔确实是稍微容易录那么一点,但是要想顺利毕业的话其实还挺难的,因为课业压力的确是很大。我去年修了18个学分,不算特别多,我有很多朋友都上了22个学分甚至更多,但我只是修了18个学分,就要每天熬到凌晨1-2点睡觉。

有的时候赶上期中、期末考试,大家都要挑灯夜读,根本没时间睡觉,学业压力是真的很重。但熬过去就好了,人生就是充满了挑战。挺过苦日子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真的成长了。虽然下一次期中、期末还是一样累,但是抗压能力被提高了,这也算是康奈尔为大家之后迈入社会做准备了。所以不要气馁,也不要有压力,熬着就熬过去了,毕竟你申请大学的时候都熬过去了,大学这些课程也没什么好过不去的。

再来就是GPA。这个与课程的难度、你的努力程度,还有教授好不好都是有关系的。比如说有的课特别难,但是教授特别好,那可能就会拿一个A或A+;有的课别看挺简单,可教授就是鸡蛋里挑骨头,能给98分,偏偏只给93分。

张伟用:假如你穿越回当时的高一,你会给自己什么建议?

YS:如果我真能回去的话,我可能会建议自己早点学吉他,早点编出来更好的歌曲,再多增加一个兴趣爱好,这就是我唯一给自己的一个建议。我这个人一般走过的路从来不后悔,所以说如果我回去,我可能会给我自己一句鼓励:“我觉得你很好,你坚持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但是你都坚持下来了。你走到现在这一步,我觉得你非常棒!”我对我走过的环保之路从来不后悔,我觉得都很好,我很开心。

张伟用:再请教你一个关于性格或者是习惯养成的问题。如何保持强大的内驱力?

YS:我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不会因为达到了一个现阶段的目标就停下来,我闲不下来。所以当我达到一个目标的时候,我会立刻寻找下一个新目标。比如初中开始,我以申请到高中为目标。当目标达成了,我就给自己制定在高中里要做什么的目标。我成立了一个关于海洋保护的社团,然后我就想去斐济造船,去哥斯达黎加保护海龟,这些都做到了,我又想建立自己的社会企业,等等。

我之所以能在高中4年里,一步一个脚印地挖掘自己、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活动做成一连串的、有深度的内容,都是我不安于现状的成果。这个习惯我也带入到了大学,同时我也建议大家要培养这个习惯。

我在上大学之前,人生目标就是考到一个好大学。可考到了好大学,然后呢?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迷茫,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很多人也会因这种迷茫而不知所措的度过了自己的大一,别看大学4年很长,但是1年很快,错过了大一,毕业了之后真的会很后悔,就会觉得虚度了一年。

所以我觉得在你考上了大学、完成了你的一个目标之后,就要找到新的目标,比如说加入一个大学里的社团,或者是创办一个社团,或是想交怎样的朋友,想把GPA保持在几分,想在毕业之前参与什么科研项目,等等。总之,大大小小的目标都可以,但是一定要有一个目标,这样才会有内驱力,才会一直坚持不懈地,不会原地踏步。所以说我觉得不停地给自己定目标,是我保持内驱力的一种方式。

另外我个人的经验是上了大学,幻想跟现实有一定的差距。我在上大学之前就觉得大学生活一定很美好,像那种青春偶像片,会遇到一段罗曼蒂克的爱情,每天跟朋友吃吃喝喝,等等。但其实不是的,每天还是跟高中一样学习、上课、考试、做活动、参加各种科研小组。

要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不要把大学生活想的特别美好,以为上了大学就到了天堂,其实不是,一切才刚刚开始。上大学只是你人生新阶段开启的第一步。

当然,上了大学还是会有一些好的事情,比如说自由,但是同时学业并不会减轻,毕竟上了大学最主要还是要学习。虽然可能会有一些额外的社交活动,但是学业依旧是非常重要,也是有可能把你压得喘不过气的一个部分。这时候就需要学会自我调节了,心态很重要。

面对未来所有等待着你们的困难,你都要有“我一定会打倒你,并且永远会打倒你”这样的觉悟,克服掉之后,开始下个目标。就像我在图片上写的那句话“旅程越艰难,你就会得到越大的成长”,等你大学毕业到了社会里,你也会准备得更好,毕竟在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锻炼。

考上大学不是你学习生涯的终点,而是你人生新阶段学习的起点。我们在上大学之前,学的更多是了解社会的内容,数、理、化、历史、政治等,了解世界是怎么运作的。但是上了大学之后,除了要坚持学习这些东西以外,还要学习如何为人处事,怎么和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教育背景、从不同地方来的不同的人,用怎么样不同的方式相处。

包括怎么管理自己的时间,高中的时候有家长和老师管你,上了大学只有自己一个人了,没人会管你,只能自己管自己,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把学业和社交生活平衡好。进入大学是你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学习为自己的未来好好规划的新起点。

———————————————————————————————————

张伟用:好的,谢谢YS学姐丰富精彩的分享。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请YS学姐先休息一下,现在我们请Yolo老师来做一个特约评论。

Yolo老师:特别感谢张老师,也特别感谢中国儿童基金会——护航计划,提供了这样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平台。

我是智博铭扬的创始人Yolo老师,今年是我在这个行业的第16年。我觉得在这个行业最开心的一点就是每天都可以遇到非常有趣的孩子。有的孩子喜欢昆虫,所以他会漫山遍野地捉蝴蝶;有的孩子喜欢舞蹈,她就带着气球跟舞蹈,去东南亚交换梦想;还有的孩子因为对调酒的方式非常感兴趣,最近也上了一些有意思的化学课,所以就用化学的方式突破了一个调酒秘方,最近在申请专利。还有很多这种非常有意思孩子,我觉得YS也是其中之一。

听完YS刚刚一个多小时的分享,我能感受到她很激动,我也很激动、很感慨。因为作为一个老师、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希望可以在一个孩子身上看到温度和担当,这也正是我当时创业的梦想,YS让我看到了这一点,这使我非常欣慰。

同时我也感慨时间过得真快,我们相遇已经是4年前的事了。当时她跟另一个机构有一段不太开心的经历,那个机构要给这么漂亮、活泼的孩子安排一个跟计算机相关的活动,原因可能仅仅是因为前一年,YS的学校有一个孩子申请计算机专业录取结果比较好。当时因为我自己非常喜欢潜水和航海,就跟斐济的一位造船师,还有几个朋友一起做了一个造船的项目。YS特别可爱,因为自己对海鲜过敏,所以她觉得海洋生物都是她的朋友,她想要去保护它们。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我和YS的相遇,那就是一拍即合。接下来的几年我们合作得很开心,在整个过程中都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我们会聊很多话题,无论是她的哥斯达黎加咖啡农场,还是后来和宾大的合作。我一直感受着她身上无比的热情跟行动力,看着这个孩子把很多五彩缤纷的想法一路变成现实,直到她拿到康奈尔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她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年是2018年,我要特别强调一下这个年份。因为如果有一直在关注整个申请趋势的朋友,应该会记得有一些媒体,特别是自媒体,把那一年戏称为“史上最惨烈的申请季”,大家感兴趣可以搜一下当年的数据。

在那一年之前,很多孩子觉得如果SAT考了1500+,肯定是拿到名校入场券的标志。但是2018年真的是跌破所有人的眼镜,有很多SAT1500+的孩子吃了TOP30学校的闭门羹。不是TOP10也不是TOP20,而是TOP30。除此之外,UC系列的学校从2017年就开始限制外州入学人数(限制在20%),2018年甚至更高冷了,申请难度也更高。

还有让很多学生接受不了的一点是,一些像波士顿大学、UIUC这类在之前的申请中只要表现得比较好就十拿九稳的学校,在2018年那一年居然也发了拒信或等候名单。所以在2018年YS ED1拿到了康奈尔offer的时候,我们真的很兴奋。

要问有YS的成功有运气的成分吗?一定有,每一件成功的事都或多或少的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但同时,我还是相信这是一份比较有总结价值的offer。刚刚YS的分享已经非常棒了,她从自身出发给了大家很多非常实用的建议。但是我作为指导老师,我想不单从YS她一个人的案例去分析,而是从我这些年在工作中遇到的、孩子们经常犯的、家长经常问的角度,给大家分享一些看法。希望我分享的内容,可以帮助在座的各位解决正困惑着你们问题,也值得大家今晚的时间。

我分享的第一个内容是“适合的才最好的”,这点相信大家都知道。但什么才是适合呢?在座有家长朋友的话,对“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一定不陌生。因为家长们经常会跟孩子说:“你学金融吧,爸爸妈妈都在金融行业,都是为了你好。”但我想说,对于孩子,这些家长的经验可能都是“小马过河”。每次听完家长的说教,孩子们会来问我的建议,我都会告诉他们:“你不是松鼠,也不是长颈鹿,你是小马,所以你应该想清楚自己要什么。”

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些年每一次在申请季过后进行经验总结的时候,我在每一个获得名校offer的学生身上都能发现一个有趣的共同点,那就是“在申请以后,TA变成了更好的自己。在经过了整个看似很辛苦的申请季以后,TA才发现,原来自己有这么好”。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作为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如果不给他们一个非常正式的平台或者机会的话,他们很少真的会认真地去反思和总结,但是经过申请季就不同了。

我们从申请文书的题目里就会看到,招生官用这些文书考察申请者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思考的深度。每一个申请者都会遇到这些题目,比如谈谈你的领导力,你遇到了哪些失败,你在成长中是如何由青少年过渡到成年人的,你经历过什么样的事情等等。你可以发现这些问题绝对不是简简单单地花两三个晚上就可以凑650字出来,它们是真正需要你去思考的。

那么在这里,给各位要准备申请的同学的第一个建议是你和你的家人要想好到底要什么,问问自己,你做好独立思考的准备了吗?那么你具体要思考什么呢?(注意是你而不是你的父母)包括你喜欢什么样的专业,你的梦校是哪里,是否像刚刚YS那样真正仔细地看过学校网站,是否跟学长学姐聊过,是否真正因为学校的项目、热情、气质而喜欢它,而不是因为排名,亦或是你的邻居申请了,这才是我们说的“是不是真正的匹配”。

包括在申请的时候,学校是非常在意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你是否想过自己可以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无论是大还是小,但是至少应该有这个念头。这些问题都要想清楚。

我非常同意YS说的“名校只是开始”,这也是我们机构的slogan,因为这句话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一个很多同学和家长都存在的误区。很多人拿到名校的offer后,觉得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但实际上拿到 offer的那一刻,你只是拥有了一张入场券。只有你在过去的两三年里真的给自己锻造了一身本领(独立思考、内驱力等等),你才能够拿着这张入场券去享受名校给予你的:更多的机会、更大的平台、更有趣的人、更广阔的世界。

好,那我们现在我们来说第二个建议,关于“计划”。很多家长经常说要有计划,我想说有计划非常好,但很多事不是能够事先预料的,也不是方方面面都能去计划的。我从很多名校学生的身上看到的,并不是规规矩矩地做每件事,不敢走错一步,他们身上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有遇到问题见拆招的能力,还有着极强的执行力。

在和YS的工作中,有一件小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当时和宾大合作的慈善晚宴结束后,她需要把相关视频剪辑出来用于二次宣传。我当时问她:“剪辑的人找好了吗?你团队里有没有会剪辑的小伙伴?”她很轻松地说:“没有,但是我自己可以学,这个不难,学起来很快。”我也遇到过一些其他的学生,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给我的反馈都是“不会,不能,不可以”,但是YS从来不会say no,面对每一件事都是非常饱满地say yes,这点让我觉得非常好。

好奇心,再加上非常强大的内驱力和执行力,就会给你带来serendipity。”Serendipity”是我自己非常喜欢的一个词,它的意思是发现宝藏的能力,我觉得当你有了前面所说的这些软实力的时候,好运自然会来。

我想再深入说一下好奇心。在工作中我会碰到一些家长,他们看起来非常地忧心忡忡,经常会问我:“Yolo老师,我家孩子现在9 /10年级,什么都喜欢,诗歌朗诵、考古、画画……但是没有一个特别集中、特别专的兴趣,怎么办啊?”其实碰到这种情况真的不用担心。

就像刚刚YS讲的,整个申请规划从9年级一直到12年级,应该是一个“T”字形,如果孩子在9 /10年级有着旺盛的好奇心,乐意去探索,作为家长应该很开心才对。到了10年级下学期,或者10-11年级的暑假,又或是11年级,才应该是孩子结束广泛的探索,把旺盛的好奇心往下深入的阶段。只有让孩子在9/10年级不断地去探索,孩子才能够自己做加减法,才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就像我的一个学生,他非常有思想,在9/10年级的时候兴趣非常广泛,他的家长也非常支持他。他办过画展,参加考古团、演讲比赛,假期会去滑雪和潜水,10年级的暑假还参加了一个经济类的夏校。这些是不是看起来特别的杂乱无章,特别没有计划?

但是他在11年级的时候,偶然发现在北京有一个保护古宅院的项目,这个项目是跟故宫有合作的,希望有一些年轻人加入,修复古宅院的同时,给古宅院带来新的活力。这个时候,这个孩子一直以来探索的那些兴趣,他的演讲能力、绘画、对生活的热爱,还有因为这些热爱带来的灵感,这些此前还杂乱无章的点,在那一刻就勾勒出了一个极其美妙的线条,也就让这个孩子变得独一无二了。我们经常说申请要与众不同,那怎么才能与众不同?就是在于有计划的同时,一定要敢于去探索。

还有一点我要补充,也是学生经常会遇到的。就是在探索的过程中,一遇到挫折孩子们可能就很害怕,觉得项目推进不下去了。其实遇到挫折的时候应该要感到开心,因为讲得功利一点,这些遇到挫折的经历才是文书中真正能给你增加亮点的部分,是招生官可能会寻找的内容。遇到挫折的时候,你学到的会比一直顺风顺水的时候要多得多,当你克服了这些挑战,就可以在文书里呈现更好的故事。

最后一点想要提醒大家的就是,独特不是拼命地吸引人眼球,也不是投机主义。申请中所说的真正的独特,除了你做的事情真的很特别以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你有没有持之以恒地做下去,这点我相信大家在刚刚YS的分享里也都看到了。再一点就是你有没有深入地去做你想做的事情,还是只浮于表面,

比如10年级去支教,11年级又去保护孤儿,当然这些事情本身都很有意义,但是如果所有做的事情都是同一个level的,没有深入的部分,那么这就会有问题。招生官希望看到你入学后,之前所坚持和热爱的项目还能持之以恒地运转下去,而不单单是为了申请作秀。

这些就是我自己在工作中观察到的,还有跟YS一起工作中获得的体会。希望大家通过我的分析能够有所收获。

———————————————————————————————————

张伟用:好的,谢谢Yolo老师。现在我们进入提问环节。

张伟用:我先抛砖引玉地问YS学姐一个问题。刚才Yolo老师也提到一些申请的经验总结,还有和学生家长沟通的一些幕后的故事,我觉得也很有触动。我想请你分享一下关于机构的问题,结合你自己和身边同学的申请经验,你觉得机构对于留学申请和指导有哪些正面的帮助?反过来,有没有对你们有什么损害或者是误导?

YS:首先来说一下中介存在的意义。作为第一次申大学,大家肯定都没什么经验。如果选择自己DIY不找中介,那就不可避免地会走一些弯路,所以我个人觉得找中介是一条捷径。就像Yolo老师这样的,已经在留学行业待了16年了,经验、人脉、资源等等都会比较丰富。

所以找中介就是给自己的留学路上增加一个伙伴,是很大的助力。就像我刚开始,因为被一些机构欺骗过,心里受到了很大的创伤,整个人也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时候感觉自己挺喜欢唱歌的,但是又不知道唱歌能干嘛;对海洋动物有一种别样的情感,对海洋、海底、海面、航海都特别感兴趣,但又不知道可以为它们做一些什么。

我那时候从Yolo老师这里得知老师刚好在策划斐济造船营的活动,我们就一拍即合。这就是好的中介的重要性了。自己DIY,没有资源,没有方向,就只能埋头苦干,有时候自己找到的机会还未必合适。但是找了中介,机会就大大增加了。你不仅可能会遇到一个适合你的老师,还有可能发现适合你的活动。

我觉得自己当时就很幸运,合适的老师和合适的活动一起遇到了,随后就有了我后面一连串的故事,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一切都需要一个开端,虽然1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是有1才会有10、100、1000、10000……所以我真的非常感谢Yolo老师还有智博铭扬,是他们给了我这个1,我才可以逐渐累积越来越多的经验,获得人生中阶段性的小成就。

说到伤害,那不得不说一下遇到Yolo老师之前的故事。我毕业的高中泉边栗树山,是转学进去的。当时申请高中的时候,我托福考了90分,虽然没有后来申请大学的114那么高,但是在初中申请高中的时候,这已经不是一个很低的分数了。当时找了一个中介,本来打算让他们帮我申完高中再帮我申请大学的,但是他们给我申请了一所艺术高中,学校也不是说不好,只是比较适合学艺术的,尤其是喜欢画画的学生。

但是我画画的确天赋有限,我不会、不喜欢、也不擅长画画,所以在那个高中完全没有用武之地,我想学的东西学不到,那段时间我真的很难过的。后来我跟我妈说了一下,重新申请到了泉边栗树山这所高中,又几经波折找到了Yolo老师,然后我们一起完成了4年的申请工作。

好的中介就是会特别温暖地鼓励你、包容你。不好的中介就比较黑心,只是因为他们和学校之间有合作,为了利益,不会管学生跟学校有没有契合度,为了钱坑害学生一生。尤其是某些大的中介,也不是说所有的,就是个别的一些大的中介,就是因为学生特别多,但可能只有10个老师,可想而知资源还有老师的精力都没办法很好地顾及到每个学生。所以建议大家还是要擦亮眼睛,看看哪个中介是真心对你,哪个中介为了钱。

张伟用:好的,谢谢你的分享。护航计划有一个提问,请问YS学姐,你做了这么多活动的同时,还能保持这么好的成绩,能不能分享一下学习相关的技巧?

YS:首先就是别拖延,虽然我知道大部分人都会有拖延这个小毛病。所以我个人建议大家每天给自己制定一个小计划,弄个本子,每天把要做什么写上去,然后严格地按照制定的计划去执行,做完一件事画一个√。更简单点说,就是把大的任务拆分成小任务。如果你把所有的事情,比如活动、备考标化、成绩、复习等等,都堆在一天去做,那谁都不可能完成,完不成就会很急,压力会很大,越急就越办不好。

所以我个人认为,还是要把事情分散在不同天里做,这样又能做好,又轻松,又开心,你睡前看着本子上都打√了,就会特别有成就感,就可以心满意足的睡觉了,睡眠质量也会特别好,第二天起来你又会充满干劲的完成新一天的计划。如果拖延,就会越累,越得熬夜,熬夜就睡不好,第二天又没有精力,那第二天的事情也干不好,那就是恶性循环了。所以按照自己的计划和抗压能力,每天把事情安排好,严格按照自己的计划执行。

其次,要把活动跟成绩两个都做到够优秀,足以申到一个很好的大学,一定要做好的就是时间管理。做好时间管理,又不拖延,那么谁都可以成功。

张伟用: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再来提最后一个问题,还是护航计划这边来的。听说你要去清华读书了,为什么你会想从传媒转专业到人工智能这个专业呢?

YS:我并没有转专业。康奈尔很好的一点是,你去交换读书的时候,可以选择学习跟在康奈尔完全不同的专业。因为传媒不是清华的强势专业,我又是好不容易获得了一个到清华学习的机会,所以我想找自己感兴趣的去学,刚好清华在人工智能这方面也比较突出,整个国内这方面都是比较领先的,所以我就选了人工智能。

我个人认为现在是一个超快速发展的时代,像AI、机器人、人工智能这些,将来必定是大有前途,我不想把我知识的领域弄得很局限,所以我就想在清华学一下这个专业,学无止尽。

张伟用:好的,谢谢YS学姐。真的是一位很有爱心、又有内驱力、不仅仅低头走路、还能抬头看路的非常优秀的小姐姐,感谢你的精彩分享。就像你刚才讲的“大学只是开始”,衷心地祝愿你接下来的路可以越走越宽,越走越精彩,成为一个你希望成为的优秀小伙伴。

张伟用老师在美国做研究学者,研究课题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学业与职业发展。通过《美国西部新闻》开设“美国留学”专栏,向世界各地中文读者介绍美国大学情况。欢迎读者朋友们和我交流互动,我很乐意和大家交流美国留学相关疑难问题,帮助大家顺利实现理想的留学计划,也丰富我的研究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