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院对逾5500万签证持有者实施“持续审查”:安全与自由的平衡考验
(《美国西部新闻》2025年8月22日综合报道)美国国务院确认,已将全球超过5500万名持有效签证的外国人纳入“持续审查”(continuous vetting)机制。这一措施意味着,即使签证已获批并生效,持有人在美国境内或境外的活动仍将受到实时比对与核查。

据美联社(AP,2025年8月21日)报道,国务院官员指出,所有签证类别都在审查范围之内。若发现当事人逾期居留、涉及犯罪、构成公共安全威胁,或与恐怖活动相关,签证可被撤销,个人也可能面临驱逐出境。
《卫报》(The Guardian,2025年8月21日)指出,这一机制凸显美国政府在签证有效期内持续掌控外籍人士身份合法性的意图。与过去主要集中在入境前的审查不同,“持续审查”强调在持有人停留期间进行动态监控。
半岛电视台(Al Jazeera,2025年8月22日)援引国务院声明称,此举旨在确保美国国家安全和移民体系的完整性。但报道同时提到,人权组织担忧持续监控可能影响普通留学生与商务人士,引发隐私与正当程序的争议。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2025年8月22日)报道指出,审查范围可能包括社交媒体和其他数字足迹。分析人士警告,如果缺乏透明标准,签证撤销可能基于模糊的风险评估,从而引发外界质疑。
据瑞士资讯台(Swissinfo,转引AFP,2025年8月22日)报道,国务院已撤销部分违规个案的签证,尤其针对学生和长期居留类签证。国务院声明强调,如发现当事人不再符合资格,撤销措施可以立即生效,并将个案交由执法机构处理。
在更广泛的政策背景下,《Axios》(2025年8月21日)指出,国务卿马可·鲁比奥几乎同时宣布暂停签发商业卡车司机签证。这被视为特朗普政府在第二任期内进一步收紧移民与劳工政策的信号。
背景与影响
多家国际媒体认为,“持续审查”既是美国在国家安全与移民管理方面的延伸措施,也可能带来国际教育和跨境人才流动的不确定性。**《卫报》**评论称,这一政策的实施将对全球赴美留学和商务活动产生深远影响,而其执行透明度与合规性问题,可能成为未来的争议焦点
